第259章同床异梦,弱幽谋冀
“公达,河北之事,不知君有何见解?”
张虞将书信放下,看向坐在侧席上的荀攸,问道。
在张虞书信征召,及与钟繇的书信劝说下,荀攸从袁术帐下离开,从武关道入长安,于八月投靠张虞。而张虞则拜荀攸为武都太守,兼车骑将军府参军。
荀攸抬头与贾诩对视了眼,思虑说道:“公孙瓒袭取幽州,恐是袁绍从中作祟!”
“袁绍从中作祟?”
张虞踱步思量,问道:“公达何出此言?”
荀攸整理脑海中思绪,说道:“据张燕上报,公孙瓒分取幽州诸郡,而袁绍却视若无睹,唯遣麴义击常山。且公孙瓒自据青州,而从今春以来未闻青州兵事,故其中若无瓜葛,则恐难以令人信服!”
郭图眉头微皱,说道:“公孙瓒与袁绍互相攻伐多次,二人之间积怨已深。今河北之事若与袁绍有瓜葛,不知袁绍以何物为条件,竟能化解与公孙瓒恩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荀攸意味深长,说道:“今天下形势如同七国分裂,赵、魏恩怨多年,魏尚能因赵势急而出手。天下人或有恩仇,但诸侯之间却无不可解之仇怨。”
说着,荀攸拱手说道:“君侯平衡河北之策虽妙,但公孙瓒、袁绍二者非愚人。公孙瓒如无大志,当会甘心听命于刘虞。然攸观公孙瓒非志短之人,今内限于刘虞,外困于袁绍。故在形势艰难之下,若袁绍遣人说服,公孙瓒难免心动。”
郭图仿佛想到什么,说道:“二人如以利益联合,以今形势观之,恐是袁绍以幽州之土而许公孙瓒,而袁氏则别取青州六郡国。”
“青州之土归袁氏,幽州之地而许公孙,此策倒是巧妙。今刘公身亡于公孙瓒之手,君侯则将难以联幽制冀。”贾诩点评道。
张虞微叹了口气,说道:“刘公限给兵粮时,我恐公孙瓒因势穷而生变。故我常书信劝刘公与公孙瓒和睦,今公孙瓒势穷,果反噬刘公。”
顿了顿,张虞感慨说道:“我倒是小瞧天下英雄,袁绍、公孙瓒二人有远志,岂会甘心为我棋子。”
出兵关中前,张虞最得意之事,便是强行维持河北局势的平衡。利用幽州制衡冀州,用公孙瓒限制袁绍。然今事实证明,天下聪明人不止他。袁绍利用公孙瓒与刘虞的矛盾,成功化解了自己与公孙瓒的积怨。并反过来利用公孙瓒消灭刘虞,破坏他的联幽制冀方略。
郭图安慰说道:“昔并州凋敝,君侯兵马不及袁氏与公孙,故以幽而制冀。今据有河内、河东及关中三辅,兵马势力强劲,已无需联幽制冀。”
张虞微微颔首,感慨说道:“刘公于我并州有恩,昔上党蝗灾时,无刘公拨粮三十万石于我,则无你我今下之盛。”
顿了顿,张虞看向堂中诸人,问道:“我今欲为刘公复仇,不知诸君以为如何?”
“李傕尚在安定,马腾、韩遂据陇西。今恐君侯发兵幽州,而凉州诸将卷土重来。”郭图担忧说道:“况樊稠因畏君侯征剿,率兵出走陇右,投靠金城韩遂。”
自刘协东迁雒阳之后,张虞便着手整治关中诸将。
如张辽以王承率兵迟到为由,将王承砍了,之后又讨灭了不应军命的张横。梁兴在畏惧之下,出逃至安定,投靠李傕;屯兵在陈仓的樊稠,率残部走陇山,投靠友人韩遂。
除了或走或亡的诸将,另有听命的段煨。段煨之前屯兵于上雒,因商於之地被袁术所取,故在贾诩的书信相召下,段煨率部入关中。
张虞见段煨无远志,且行为做事与凉州武人不同,每在一地驻扎都会推广农事,召集离散之民。故张虞干脆表段煨为北地太守,令段煨率部至与北地交界的漆县驻边,防备黄土高原上的羌胡。
张虞沉吟片刻,看向荀攸、贾诩二人,问道:“不知二君有何高见?”
贾诩评估关西形势,说道:“关西形势复杂,韩遂、马腾、宋建各据陇上郡县,群寇无远智,而唯有近谋。袁氏据二州,公孙瓒吞幽州,皆为君侯之强敌。君侯若取河北,二人合力御之,则是难图也!”
“今公孙残害刘公,不能被幽州士民所容,故君侯不如借刘公之余恩,先安幽州诸郡,而后借地利徐图袁绍。今若不伐幽州,待公孙稳坐幽州,或是袁绍趁机伐取幽州,则为君侯之大害。”
张虞停下脚步,说道:“我若发兵伐公孙,袁绍起兵相助之,当如何是好?”
荀攸说道:“刘公为宗室之望,朝廷之依仗,今被公孙所害,天子必然震怒。故今急切为刘公复仇者,当是天子,而非君侯,君侯不如等候朝廷消息……”
荀攸话没说完,却见侍从趋步入堂,汇报道。
“禀君侯,义举将军刘备,从雒阳而来,求见君侯。”
闻言,张虞不由发笑,说道:“今谈朝廷,朝廷便遣人前来。料想刘备此行,必是为幽州之事。”
“君侯不妨接见,看朝廷有何旨意!”郭图说道。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