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图蹙眉而思,说道:“诸陉中易破者,为飞狐、蒲阴二陉,若非二陉口南临冀州,易被袁绍所截断。倒是能转取蒲阴口入幽州,直下涿郡,取蓟县。”“君侯,今可有河北袁绍消息?”荀攸问道。
“有!”
赵咨负责情报,拱手说道:“据张燕来信汇报,袁绍遣麴义取常山之后,便将州治从邺城迁到信都。今得朝廷出兵讨贼军令,便命诸军屯兵边郡,而今诸军按兵不动,似乎在静观我北疆局势。”
“信都何在?”张虞看向执掌舆图的侍从,问道。
“在!”
侍从从竹筒里取出冀州舆图,并摊开在众人眼前。
“信都位冀州之中,居乐平国内,北临河间、博陵,东依渤海、平原。”赵咨指着舆图,说道:“袁绍迁治于信都,当畏我军兵锋尔!”
“怕是不止!”
郭图说道:“信都临近河间、渤海,恐是袁绍有意图谋二郡国。”
“河间、渤海二郡国据冀州三分之一,袁绍岂会甘心?”贾诩意味深长,说道。
“那袁绍可会出兵?”郦嵩看向贾诩,问道。
“暂时不会!”贾诩表态说道:“我军与公孙瓒皆为袁绍之大敌,除非我军与公孙瓒交手,否则袁绍不会轻易动武。”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今袁绍欲为渔翁!”荀攸简约点明。
“袁绍既无意出兵,不如走蒲阴陉入燕南,之后击败公孙瓒。袁绍如若反复,则再复出居庸关。何如?”赵咨问道。
“太险了!”
贾诩看向张虞,拱手说道:“昔秦为夺郑国,穆公不顾晋在河东,出兵关东。然郑国有备,秦兵无功而归,晋违盟堵截于崤山,秦军不得西归,遂覆没于关东,秦晋联姻尚能反目,何况君侯与袁绍?”
秦穆公在位时期,屡次想东出关中,甚至试图与晋国修复关系。然晋朝自是不会允许,而是屡屡在崤函道上卡脖子,秦国为此吃了大亏。
贾诩引用崤之战,便是在提醒张虞,将进退出兵的道路暴露于袁绍,将是极其危险,甚至有可能遭致全军覆没的结果。
“文和有理!”
张虞微微颔首,感叹说道:“走蒲阴道入燕南,我军之敌不止公孙瓒,更是有袁绍。我与公孙瓒之于袁绍而言,袁绍更以我为大患!”
若非张虞在并州,虎视眈眈河北,袁绍早就出手解决公孙瓒了。今对袁绍而言,他打公孙瓒信手拈来,而张虞则是未知之敌。
“蒲阴不能行,居庸难破,不知如何是好?”刘和问众人。
张虞沉吟半响,看向田畴,问道:“子泰,燕山虽为幽州之险阻,今除军都陉之外,可有其他途径进入幽州?”
“有!”
田畴整理脑海中思绪,说道:“燕山东起海滨,西止太行。故自东往西有多条大道,如旁海道、卢龙道、古北道、军都道。除军都道外,以上三道皆为北南走向,昔乌桓掠幽,则是从以上诸道入寇。”
张虞思虑良久,说道:“今西道不能入幽,何不从北道入幽。古北道毗邻我军,今不知能从寻小路至古北道,而我率精锐从古北入关!”
张虞打险关,已经养成和蒙元一样的用兵习惯。既然正面不好打,那就绕路。反正兵马的机动性强,连步卒都有配备骆驼和驮马,今何必死磕居庸关,绕道直取腹地,才是硬道理。
上次打李傕,他能绕道上千里,从上游渡河。今打公孙瓒,为何不继续绕道?
真正懂骑兵的人,可不止看重骑兵的冲击力,还要学会利用骑兵的机动性。
田畴思虑半响,说道:“古北道口位于渔阳犷平(今北京密云水库),距居庸关虽仅有三、四百里,但之间崇山峻岭,道路崎岖难行,非深谙燕山地理者,难知之间通道。”
说着,田畴看向鲜于辅,问道:“于君为渔阳人,麾下多塞外乌桓,不知有通古北道地理者?”
“有!”
鲜于辅说道:“居庸与古北道之间虽被崇山所阻,然之间却有河流纵横,一为沽水,二为鲍丘水。山岭中留有河道,故可借河道而行,沿途有水源,无需为饮水而忧。”
顿了顿,鲜于辅补充说道:“仅是古北口险峻,其山势不亚居庸关。如欲抄古北道入幽,行军必须迅速,否则若被贼寇察觉,我军将无功而返尔!”
“孤帐下并州军士步骑皆有驼马,若偷渡古北口,精选锐士万人足矣。从渔阳入燕,大开居庸关,迎大军入关,则公孙瓒无能为也!”张虞沉声说道。
见张虞有心取古北道入关,鲜于辅起身说道:“既然如此,辅为向导,开辟二者小道。”
“善!”
张虞吩咐左右,说道:“既取古北道,便需行声东击西之策,今放出风声,言居庸关难破,我军转取蒲阴陉入燕。”
“遵命!”
ps:还有两更,补昨晚欠的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