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仲启道:“莫非是官府中人自相倾轧?”
司马青史道:“我想不会,若是官府中人自相倾轧,刺杀之时必然隐蔽身份,不会穿官服而来,也必然会蒙面行事。而且若是官府中人自相倾轧,又何必留那类似官府宣判罪状的竹简。”
小姑娘道:“若是官府知县丞犯罪,自会绑了去明正典刑,怎会如此不明不白杀了了事?”
卓仲启道:“我曾闻秦国有黑衣卫,专事刺探、刺杀和监察百官之职。黑衣卫独立于御史府之外,直接向秦王报告,权力极大,黑衣卫校尉紧急时可无需报告诛杀一千石以下官员,考虑县丞所为和所留字简,加上县丞死了县尉都不声张,此事极有可能黑衣卫高级官吏所为。”
司马青史道:“我遍查史料,从未见过有黑衣卫之记录,若是黑衣卫为秦王亲信,多少都该有记录留下来才对。”
卓仲启道:“我也是极偶然得知有黑衣卫,据说黑衣卫全为功勋之后组成,战斗力极强,直属秦王管辖,吕不韦也不能染指。黑衣卫战斗力之强,比之秦宫侍卫也不遑多让,且足有千人之众,由一名校尉统领。其行事便是史官也不准记载,不见于史料也并不奇怪。”
小姑娘道:“我曾精研刺杀之术,昨夜见那县丞的伤口极为齐整,剑痕整齐直中要害,毫无滞涩,此等刺杀之术前所未见,若说杀手出自秦宫,倒也说得过去。”
司马青史听得这等秘闻,不由大感兴趣,忙追问卓仲启细节,可惜卓仲启也并不知道详情,司马青史大是遗憾,决定以后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卓仲启又道:“若是黑衣卫校尉杀了县丞好像说得通,却又并无道理,想那黑衣卫校尉仅听命于秦王一人,平时一直隐在秦王身侧,如何会到这小小临邛来了。”
三人齐都盯着司马青史,公主笑嘻嘻道:“看来小秦王思念先生得紧,失了先生踪迹不过月余,连黑衣卫校尉都遣出来了。”
卓仲启听说公主称秦王为小秦王,又说小秦王思念司马连黑衣卫校尉都派出来找人了,不由瞪大了双眼。
司马青史罕见瞪了公主一眼道:“既知此事日后都给我收敛点,我等随时改头换面,总难免留下破绽,让那校尉寻来。自今日之后无事不准出门。”
公主努了努嘴也不反驳。
司马青史对卓仲启尴尬道:“前者未能为先生除掉县令,如今除掉县丞又未能建功,实在愧对先生。”
卓仲启这一个多月以来接触司马青史,越发觉得此人高深莫测。思想他既是武安君的客卿,秦王又在寻他,蜀郡守也对之也十分恭敬;两次欲杀之人都不用自己动手就解决了,但觉此人若不是天命所归,便是前三者的力量都为其所用。
卓仲启经多见广,见司马等人议事从不背着自己,也觉司马等人对自己十分真诚,多余的事情也不去多想,只是诚心以待。
众人聊了半晌基本确定杀人者就是黑衣卫校尉,确切消息只需这几日多观察县衙行至即可。
众人逐渐把话题引到打造军械上去。卓仲启之意派成都工坊管事去雁门关寻武安君,在当地寻矿打造军械,昔日卓仲启已经在平城探得多处矿山,有铁矿也有黑矿(我大同的煤都之名岂是等闲得来的);只是后来秦人占了晋阳,卓仲启被强制迁徙到蜀郡来,在平城所探得矿山只好作罢,如今只需派得力之人到平城按图索骥取矿冶炼即可。那管事卓一航是卓仲启兄长之子,兄长早死,卓一航本就是卓仲启养大的,被卓仲启调教得沉稳干练,深得卓仲启之心,寻矿冶炼之术已得卓仲启亲传,是以被派到成都开设工坊。
司马青史代武安君承诺给卓氏准备好一应所需,并在雁门关和平城拨出房屋让卓氏经营,卓氏在武安君辖地贸易一律免税,卓氏见司马青史如此诚意,也大为欣喜。须知秦国重农抑商,民间商税高达十税一,卓氏极善经营方得有今日之富,若是在雁代之地,只怕已有十倍之利。众人经了数月奔波,如今打造军械之事总算有了着落,十分欣喜,当夜俱各大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