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井亭(2 / 2)

方平赶紧挨家挨户去说,说家里的木料已经用不完,请大家不要再送了。

一件小事,却可以看出来方唯的威望有多高。

“三哥,我们来打下手。”

郑虎等人跑过来帮忙,农村的孩子,一般什么活都会干点。

即便是没有木工手艺,还能出一把力气。

方唯也不赶进度,兄弟俩慢慢打磨,连带着木工手艺都有所进步。

“大哥,你的手艺到底是跟谁学的?”

方唯的手艺是大哥传授的,但大哥的手艺从哪里来的,他从来都不说。

趁着这个机会,方唯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一个老木匠,那几年你在学校读书很少回来,所以不知道这事儿。”

方平明显不想说太多,方唯也就不再多问。

兄弟俩的手艺倒过得去,又不追求工期,精雕细琢之下,做出来的家具还不错。

“大哥,你以后完全可以凭手艺吃饭。”

方唯开了一句玩笑,他只知道大哥离不开土地,只有种地才会让大哥感到踏实。

而他自己,同样也没想过要当一名手艺人。

打好了几样家具之后,家里的木料还剩下不少。退又退不回去,兄弟俩一商量,方唯就建议给村里建一个井亭。

郑先发知道此事以后很支持,四根立柱的木料以及瓦片等人材料,都是队里出的。

设计造型自然是方唯的手笔,前世他见过不少风格各异的【井亭】,随便选一种就是了。

开工的时候,社员们都主动过来帮忙,就连安置人员都来了七八个。

人多力量大,一座朴实无华的【井亭】很快就建好了。

【井亭】坐落在村里最大的水井处,俨然成为了村中的一个景点。实用价值也有,起码能起到挡雨的作用。

忙忙活活之中,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一转眼就快过年了。

村里杀了两头大肥猪,给社员们分猪肉。

安置人员因为没多少工分,所以这一次就不按工分算,每人分到了1斤肉。

社员们要多点,每人能分到一斤半左右的猪肉。

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过年,过年的气氛比头两年要浓烈很多。

头两年是年关难过,而眼下都不愁吃喝,心情自然也不一样。

田桂早就买好了布,年前抽空请人给家人都做了新衣裳。

方平则给老岳父和二妹送了一些大米过去,另外每家还还给了一只鸭子。

两边也有回礼,总之这个春节还是蛮有期待的。

“小秀才,明年公社会给咱们500只小鸭子,队里现有的鸭子该怎么处理,你有没有想法?”

郑先发找到方唯,和对方商量队里的鸭子处理方案。

鸭子都长大了,继续喂养也没有必要,毕竟整个冬天都得消耗饲料,反倒不如明年开春重新养一批小鸭子。

他自己能做决定,但还是要尊重方唯这个“鸭司令”嘛。

“适当的留几只,其余的给社员们分了吧。原则上每家分一只,人口少、工分少的家庭,可以两户人家凑一凑,每家半只也行啊。”

方唯马上提出了分配方案,还是按照工分进行分配。

五保户几人凑一凑,工分少的家庭两户凑一凑,至于安置人员也不好一点都不给,17个人一共可以分4只鸭子。

这次都要计算工分,安置人员没有工分那就先挂账,总归是要扣除的。

方唯趁着年前去赶圩,除了自己留下的两只鸭子,其余的都拿去卖了。他个人养不了太多的鸡鸭,以后最多就是养三只鸡三只鸭,就这还是郑先发特批的。

他的个人存款超过了400元,有460元之多。

不枉他辛辛苦苦了一整年。

郭永清以及蒋玉玲、蒋玉芬姐妹,陆续到村里来过。

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买一些年货,城里的供应有限,也只有到农村还能搞到一点好东西。

方唯帮他们搜罗了一些鸡蛋、干菌子、红薯粉条、糯米什么的,这些东西已经让他们很满意了,也不会再有什么奢求。

大年三十。

方唯去把关崇阳接到了家里,大家一起吃团年饭。

年夜饭很丰盛,除了【炒血鸭】还炖了一只老母鸡。

鸡汤里有干菌子、红薯粉条,涛涛和婷婷闻着香味就开始流口水。

另外像【炒腊肉】、【八宝饭】、【粉蒸肉】、【酿豆腐】都有,再加上一些素菜,摆了满满一大桌。

除了小孩子,就连田桂的面前都放了一碗红薯酒。

祝大家元旦快乐!

求订阅!求月票!

(本章完)

最新小说: 迷津雪 听掷(赌博文学、群像、NP) 安念(骨科 1V1) 和导师相亲后,我嫁进了顶级豪门 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 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 冷气候 风月有染/此地风月吟 梨花覆山 强娶的前夫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