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零经验排爆
“三哥,队里的树木长得很快呀。”
但在【育林区】里,十年树木这个铁律似乎有可能被打破。
盘莲就发现,队里培育出来的这些树苗,长得就是快,两年生的树木比别人三年生的树木,长得还要粗壮高大。
“自然环境不同,林木的生长周期也会有所差异,很正常。”
方唯风轻云淡的回应了一句,这种事如今在队里已经没人议论了。
大家都接受了二队水土特殊的说法,别人十年树木、放在二队就是五年树木。别人的林木五年开结果,二队的树木就应该两到三年开结果。
“嗯嗯,二队的风水好。”
盘莲也没觉得不对,还随口搬出了风水之说。
方唯也没有纠正她的说法,风水好和水土好是一个意思。
“再过几年,队里就会有一大片板栗树林、一大片油茶树林,半山坡上还会点缀着一些枇杷树,风水会越来越好的。”
方唯感到很满意,拉着盘莲继续朝着油茶树林那边走去。
“方队长,你这是来检查工作?”
走出去没多远,两人在山坡上遇到了谢旺。
谢旺如今也属于育种副业组的人,日常负责油茶树林的管理,同时还会按照进度淘汰退化严重的油茶树,移栽野生品种的油茶树苗。
当年的“懒汉”,现在评工分基本上都能到9分-10分,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我就随便看看,谢旺,一个人管理这么大一片林子,累不累?”
“不累,不累。感谢队里照顾我,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
谢旺咧嘴一笑,他对于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意。
方唯也没有和对方多聊,随后和盘莲一起去了队里的油茶树林。
“三哥,这片林子是不行了,树种退化很严重,以后都得砍掉。”
盘莲以前整天在深山老林里出没,对于林木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
“是啊,争取在8年之内把这些老化的油茶壶全都替换掉。我在山里发现的野生油茶树,品种很好,完全替换之后,估计油茶籽的产量能提升三成以上。”
说是这么说,其实还是属性加成的作用,并不是野生油茶树的品种有多逆天。
转了这么一大圈,方唯的心里也就有了数。
往后几年,队里的油茶籽产量会逐年降低,深山老林里的野生油茶籽能补上一部分亏空,就是山高路远很费劲。
第二天。
他安排人了一些人,开始榨菜籽油。
“老三,咱们当地人吃不惯菜籽油,这么多菜籽油分给大家好浪费,还不如拿去卖钱呢。”
“吃不惯是他们的事情,未来几年,队里的茶油很难有保障,自己看着办吧。”
方平建议队里把榨出来的菜籽油卖掉,毕竟当地没有吃菜籽油的习惯。
但方唯不为所动,以前大家炒菜不敢放油,现在好了一些,可也远没有到可以挑挑拣拣的时候。
33000斤油菜籽,榨出来油差不多10000斤菜籽油,队里每人平均分到手50斤,剩下一些当做了库存。
吃不惯不要紧,可以拿去换钱也可以和人换别的食用油。
后续就不关他的事了,他只是生产队的队长,又不是大家的保姆。
事实证明,这年月的人没那么矫情。
大家总能找到菜籽油的正确用法,比如像炸东西、煎鱼等等,只有炒菜的时候才会用茶油。
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的适应能力还是蛮强的。
分完菜籽油,队里又磨了600斤豆腐,分给了社员们。
转眼又到了换班的时间,这一次是方唯带队前去替换郑虎小队。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建设,姚家岭水库已经初具规模。
县里为了这项工程也是下了血本,18000多名建设者连续奋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按照眼前的进度,年底前就可以完工了啊。”
仅仅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建设工地在方唯的眼里就变了模样。
在这个依靠人拉肩抗的年代,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
工地上到处都是人头攒动,没有拖拉机就用板车、独轮车运送泥土和砂石,运输工具不够,就用扁担挑。
这一次方唯小队的任务正是运送土石方。
任务要求每人每天要运送100担泥土(砂石),完不成任务会记录在案,提前完成任务就可以提前休息。
方唯小队里出动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还有几辆平板车,汇入了劳动大军之中。
基本上每天都能提前完成任务。
“方队长,因为你们有拖拉机的帮助,所以还得给你们压担子,你没意见吧?”
这天中午收工之前,1区的负责人找到了方唯。
因为方唯小队的任务进度最快,所以他想临时给对方增加工作量。
“我当然有意见,你们这么搞不是鞭打快牛吗?我们就这点人,你给我们加再多的担子,对于整个工程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那人可能也没想到方唯会一口拒绝,搞得有点下不来台。
但是,任务分配的原则就是对各单位、各生产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人家干得快,就想着压担子。
这事,他还真不能强压着人家接受。
“方唯同志,你们下塘二队年轻突击队,一直是咱们1区的一面旗帜。我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不要砸了自己的牌子。”
那人回过神来,又换了一番说辞。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这下可好,干脆连话都懒得说了。
他为什么搭上一名驾驶员和油料钱,把拖拉机拉开过来投入使用?为的就是减轻队员们的身体负担。
要是别人动不动就给“小队”加担子,他这么做还有啥意义?不如把拖拉机撤回去算了。
争当先进也得有个度,他不会以牺牲队员们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去追求那些虚名。实际上,队员们在工地上都干得很棒,经常能拿到流动红旗,任务进度从来都排第一。
那人见方唯油盐不进,只能气哼哼的走了。
过了两天,方唯发现问题来了。自己小队的任务量没变,可每次分到的任务都是最难啃的“骨头”。
给他们的任务,一定是运输线路最长的,而且石块的占比很大,个别的大石块还需要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