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郑虎集中了二队的绝大部分劳动力,男女老少齐上阵,去队里的油茶林采摘油茶籽,又采摘了油茶籽11283斤。等这边的油茶籽全部采摘完毕,队里组织青壮劳力,在方唯的带领下走进了大山深处。
现在队里的劳动力增加了至少一倍,方唯也不客气,将野生枇杷林、野生板栗树林、野生油茶树林全部清理了一遍。
一共采摘了野生枇杷12056斤、野生板栗11735斤、野生油茶籽9166斤。
【采摘油茶籽,点数+11283】
【采摘野生枇杷,点数+12056】
【采摘野生板栗,点数11735】
【采摘野生油茶籽,点数+9166】
【总点数:207785点。】
这一次采摘的东西全部归入集体收益当中,采摘数量比方唯估计的要多。
看来将【育林区】和【采摘区】合并之后,属性的加成效果很不错,野生林不仅增强了抗病虫害、抗旱等能力,还提升了树木的品质以及增加了果实的产量。
这还是没有进行人工干预的情况,如果以后采取一些人工干预的措施,产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下面我说一下分配的事情,枇杷和板栗每人分10斤,剩下的全部拿到圩上去卖掉。这件事由方文书和刘会计负责。
两部分油茶籽加一起有20449斤,全部用来榨油,估计可以榨出来6000多斤茶油。
每人分20斤茶油,剩下几百斤茶油算作库存留着,以后做大锅饭能用上。”
方唯做了安排,所有的队员都行动了起来。
方文书和刘会计带人去卖枇杷果和野生板栗,郑虎带领大家处理油茶籽,然后榨油。
忙忙碌碌小半个月,这些事情才处理完毕,队里又有了6500元收入。
这笔钱算是新二队的第一笔收入,全体社员都可以享受分红。
“三哥,今年分的茶油可不多哦,咱们加一起也就分了不到60斤。”
盘莲看着家里的茶油,稍微有点发愁。
家里之前做菜舍得放油,因为前几年家里不缺食用油,炒菜的时候就不会太节省。
现在两个生产队合并,人口几乎增加了一倍,分到手的食用油可就少多了。
“哈哈,咱们按照一年算,平均一个人一个月2斤半油还少啊?城里一个人的定量,每个月也才半斤油。”
方唯不是很在意这事儿,他有办法搞到食用油,而且家里的油只能说是不富裕,但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知足者常乐,关键还是他的办法多。
“也是哦,是我不了解情况。三哥,寨子里不用交生猪任务,家里的猪油总会有一些。而且寨里也有油茶林,我对这个没多少概念。”
盘莲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寨子里的生活水平并不差,她这话到外面说是会挨打的。
方唯摆了摆手,然后去找方平去了。
“大哥,你和杨连长他们说了吗?”
“我见了杨连长,说我们自家想买一点生油,他答应了,说回头给咱们送过来。”
既然全员分配食用油,方唯自然早就预料到家里的食用油会大幅度减少。
这次他没有让大哥提前去山里采摘油茶籽,两个队刚刚合并,这种事还是要注意影响的。
于是,他就让大哥去联系后勤基地的杨连长等人,想从对方那边购买一些生油。
家里的钱还够用,买点油回来也不了太多。
方平抽空去找了杨连长,杨连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同时还表示会亲自送到家。
过了两天。
杨连长带来了200斤生油,按照每斤0.8元的价格收的钱,这个价钱和平价供应的价钱一样。
“方队长,我们明年还需要一些黄豆和生种子,你可得帮我这个忙啊。”
黄豆和生种子同样存在种子退化的问题,为了追求产量,杨连长他们种植了三季之后,就需要更换种子了。
高产种子目前只能通过方唯才能搞到。
“现在县里卡的比较紧,等秋收后我帮你想想办法。”
如果是稻种,方唯肯定就一口回绝了。
现在的二队被各方盯着,优良的稻种他哪敢在私下交易?估计今天交易完明天就有人找他的麻烦。
但黄豆和生的种子,关注度不高,队里经常都是卖给收购站。
想办法给杨连长等人匀出来一部分,还是可以做到的。好在对方是部队单位,即便是后面查出来也问题不大。
杨连长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告辞离去。
时间匆匆。
队里去修水库的人又换了一拨,这次是由原三队的民兵队长江海波带队,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去了。
工地之前发生的事故,终究还是还是对县里产生了一些影响。
薛宇民突然被调到了专区,而之前有望接班的戴成刚,也被调往了另外一个县。
唐泽接替了薛宇民成为了大管家。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要求各单位在姚家岭举行攻坚大会战,务必要在年底之后完工。
各个生产队又开始抽调人手,二队补充了20人,先后派了60人参加水库工程大会战。
几万人汇聚在姚家岭水库施工现场,不出意外的话,年底之前还真能把水库修好。
早上。
方唯去边边角角的地方,看了一下之前种的【南光二号】次二级稻种。
这些零散的稻子可以收割了,但没有任何的价值。
经过他的检查,次二级杂交水稻稻种在生长过程种,会产生很严重的性状分离现象。
即便是有【种植区】的属性加成,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方唯判断,这和杂交水稻的特殊性有关,严格说起来杂交水稻并非是一个自然品种,而是人为捏合的品种。
有了这个试验数据,他很轻易就得出了结论:【南光二号】稻种只能种植两代,次一级稻种完全能用,而次二级稻种就完全不能用。
“好了,慢慢等待吧。秋收之后的这批【南光二号】三代稻种,就是最后的定型产品。”
方唯有些期待,等他培育的【南光二号】三代稻种彻底定型之后,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也就真正成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