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2 / 2)

打个比方,如果采用野战决胜战略,那唐军只需要征发关中、陇右的府兵,还有回纥、突厥、吐谷浑的番部,春耕结束后出兵,然后九月结束,半年就完结(如果能打赢的话)。但如果按照王文佐的消耗战略,首先要在青海前线屯田修筑堡垒,那要么要募兵,要么就得从关中陇右府兵更替,时间也会从半年到一年拖长到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更不要说需要相应的外交策略配合,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对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做相应的改革,换句话说,要触动现有的大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恐怕不是区区一个王文佐搞的定的。

说到底,战略选择问题其实是是路线问题,是政治问题,人事问题,而不是你觉得有道理就够了,任何策略都是有道理的,但最后用了哪个,不是谁有道理,而是支持者在台上。历史上新策略能够得到执行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换思想就换人”,如果现在李绩还在世,也许还能通过说服他来让天子采纳,现在李绩已经死了,王文佐没本事让天子换人,自然就没本事让别人换思想了。

鸡鸣声将王文佐从思绪中拉回了现实,他走到窗旁向外望去,天边已经出现了一片鱼肚白色。他躺在床上思东想西,不知不觉间天都已经亮了。

“如今之计,也只有见招拆招了!”

洛阳宫紫微城仪鸾殿。

“陛下,这是江西送来的贡橘!”武氏从桌上拿起一枚橘子,笑着剥开:“甘甜的很,也吃些吧?”

李治点了点头,他伸手接过妻子递过来的一瓣橘子,甘甜的橘汁立刻充满了他的口腔,他惬意的点了点头:“确实很甜!”

“长安也有种橘树,可惜比江西的差远了!”武氏又将一瓣橘子送到丈夫口中,可惜的叹了口气。

“水土不同嘛!”李治笑道:“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嘛!何况关中和江西,差点就更远了!”

“不光是水土!”武氏笑道:“就算同样是江西送来的贡橘,送到长安和送到洛阳的也有差,到长安的橘子要么烂了,要么也干干的,吃到嘴里就和烂絮一般,一点水分也没有!”

“哦,从洛阳到长安还有一段水路,交通不便耽搁时间嘛!”李治笑道:“你若是想吃又有何难?让宫使用快马从洛阳运到长安就是!”

“陛下,妾身岂是贪口橘子吃?”武氏道:“妾身的意思是,为何不将都城迁到洛阳来,洛阳处于天下之中,四方贡物皆至,比起长安偏处西方,要方便多了!”

“呵呵!”李治笑了起来:“媚娘,太平时日的确如此,但若战乱一起,长安便比洛阳强了,只需闭潼关自守,发关西兵众便可平定四方。祖宗定都长安,是有道理的!”

“妾身以为未必!”武后反驳道:“如今关中户口日繁,漕运一日不至,长安兵民便无食,纵然有百万之众,无粮又有何用?若是真的战乱四起,闭潼关自守肯定是不成的!”

面对妻子的反驳,李治脸色变得不好看起来,在我国古代政治话语里,通常是以汉唐并称的,当时的士人也通常以汉自称,比如诗句中的“汉皇”其实指的就是唐朝天子,如果细究起来,唐朝士人口中的“汉”其实更多的指的是西汉,因为西汉与唐都是建都于长安,都是以关西为根本,通常来说也认为西汉的国势要胜过东汉。

甚至许多士人认为汉光武帝因为关中残破而建都于洛阳而不是长安是东汉没有西汉国势昌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联想力丰富的士人甚至将平王东迁和汉光武帝建都于洛阳联系起来,认为汉光武帝建都于洛阳就是平王东迁,失去了宗周之地,有某种神秘学上的联系。李治当然也知道这些,听武后要求迁都洛阳,自然脸上不是太好看。

“关中陆海,南有川蜀之饶,北有苑马之利,西有陇上、西域商贾,东向而制天下,乃王霸之基,岂可轻弃?”李治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迁都之事,媚娘你不必再提!”

看到丈夫在自己面前少有的严肃,武氏只得低下头,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李治觉得自己方才的口气也许太重了些,便笑道:“寡人也知道你跟喜欢洛阳些,毕竟你当初在这里也呆了那么多年,不如这样,今后每年我们在洛阳住半年,长安住半年?”

“多谢陛下!”从丈夫话语中感觉到了让步,武氏心中暗喜:“其实也不用住半年那么久,有三四个月就很好了!”

“这有何难,每年寡人来洛阳巡幸算起来也有三四个月了!”李治笑道:“其实寡人何尝不知道洛阳的好处,但眼下与吐蕃的战事迫在眉睫,在长安也方便许多,等到吐蕃的战事平息了,再来洛阳多住些也无妨!”

“吐蕃的战事?”武氏敏锐的捕捉住了这个关键字:“陛下打算大举出兵了?”

“嗯!”李治点了点头:“八月吐蕃发兵攻我西域诸城,安西那边已经报急。寡人召陇右薛仁贵奏对,他力主乘吐蕃兵出西域,青海空虚的时机,出兵青海,护送吐谷浑汗恢复故地,然后直取逻娑(今拉萨)的方略,寡人已经允了!”

“逻娑?这是何处?”

“是吐蕃的国都!”

“直取吐蕃国都?那薛仁贵果然好气魄!”

“是呀!将军三箭下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岂是他人所能及的?”李治笑道,话语中满是对薛仁贵的偏爱。

“若是只有薛将军一路军,只怕势寡!”

“自然不止他一路军!”李治笑道:“还有阿史那道真,寡人还派遣使者招王文佐前来,应该也快到洛阳了!”

“王文佐?”武氏笑了起来:“他不是去清河崔氏求亲去了,你却召他前来,莫不是耽搁了他的好事?”

“不过清河崔氏而已,他此番若能再建功,寡人便从宗室中择一好女子收为养女,赐婚与他便是!”李治笑道:“岂不是远胜一崔氏女?”

“这倒也是!”武氏笑道:“太子甚为看重他,这样便是一家人,手足股肱!对了,陛下召王文佐来是想让他在薛仁贵麾下听命?”

“不是!”李治摇了摇头:“寡人打算让他去剑南道!”

“剑南道?为何去那儿?”武氏不解的问道。

第518章 松州

“吐蕃此番动兵规模甚大,不光是在西域、陇右有动静,在我剑南道管辖的诸羌羁糜州也有不小的动作,乾封二年(667年)便出兵攻我剑南羁縻诸羌,所获甚多。媚娘你也知道我陇右之军赐,三分来自河北、三分来自江淮、还有三分便来自蜀中了。若是让吐蕃尽吞羁縻诸羌,剑南道便不得安寝,哪来的蜀帛供应陇右诸军?蜀兵夙来羸弱不堪战,须得令一良将前往,所以便选了王文佐!”

“那打算任他为松州都督府,统辖剑南羁縻诸州!此地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退可屏蔽天府,进可进取青康,断贼一臂!”

“想不到圣上此番谋划如此之大!”武氏叹道,李治口中的剑南道便是先前的益州,因为其位于剑门关以南而得名,所辖地域大概包括今天四川省大部,云南省澜沧江、哀牢山以东及贵州省北端、甘肃省文县一带,其治所位于今天的成都。

唐初南诏还没有独立,今天云南东北部、贵州东南、川北、甘南的大片土地上生活着大批羌胡部落,当地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为了统御这些羌胡部落,抵御正在兴起的吐蕃帝国的进攻,唐册封了许多羌胡部落首领官职,建立了若干个羁縻州。

而松州便是其中之一,其位置大概位于今天今天四川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松潘县(九寨沟就在当地),此地正好位于后世著名的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从松州出发,向东北经过武州(甘肃武都)、成州(甘肃西和)、凤州(陕西凤县),然后可以抵达长安,而通过松潘古道,经由岷江河谷,可以直抵今天的都江堰,而从都江堰则可以转而向走牦牛道入藏,向南则可走五尺道、灵关道等道路入云贵高原,乃至连通东南亚印度。而吐蕃的兴起,迫使唐在松州设置松州都督府,统辖当地部落,抵抗咄咄逼人的吐蕃大军。

相比起唐吐蕃战争中青海、陇右、安西动辄投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的主要战场,以松州为中心的西南战线要不那么引人注意的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就不重要,对于定都于长安的唐帝国来说,剑南道的东西两川就是天子的西府,每年陇右、安西、北庭数十万将士赏赐的蜀锦可都是从成都平原的桑园、织女一寸一寸而来的,更不要说,通过茶叶、盐等特产贸易,帝国可以获得巨额的商税,还有大量的耕牛、战马、金银、药材。

更要紧的是,这些分散居住在山林高地之中的羌胡部落,骁勇善战、吃苦耐劳,只要稍加操练,就是很好的士兵,如果被吐蕃吞并,就将成为其对外扩张战争的新燃料。所以这里的战斗虽然在史书上不过只言片语,甚至只字不提,但实际上却是关乎到两个帝国的命运。

“陛下!”一名内侍从外间进来,下跪行礼后道:“安东都护府行军长史王文佐在宫外求见!”

“说曹操,曹操就到!”李治笑道:“让他进来吧!”

“今日圣人在仪鸾殿的偏殿,得知王长史到了便随到随见,这等恩宠奴婢当差这些年也未曾见过!想必再过个三五年,长史便能入阁拜相了,到时还请多多关照奴婢!”从引路的内侍身上服色看,他的身份不低,但他半侧着身子,一边在前面替王文佐引路,一边用阴柔的嗓音说着阿谀的话儿,让王文佐浑身上下的不自在,强笑道:“大监说的哪里话,都是为天子效力,哪里还敢寄望这等事!”

“王长史莫要谦虚,您的名声奴婢在宫中也是听过的,岂是寻常人!”内侍喋喋不休的说着话,王文佐的注意力却被两旁的建筑物吸引过去了,相比起长安的大明宫、太极宫,洛阳的宫城没有那么恢弘雄壮,但却精致华丽了不少,这曲折的回廊,错落有致的山石水榭,花木林苑,无一不能看出设计者的独特匠心,不时在一片树荫下看到精舍一角,低垂着的窗幔透出灯光,传来了叮叮咚咚的音乐声,仿佛仙境一般。

“那边是仙台榭,还是前朝时所建的,传说前朝炀帝便是在那儿和宣华夫人弹琴修养之处!”

那内侍也注意到王文佐对他的阿谀并不太感兴趣,便语锋一转,承担起导游的角色来。像他这样的刑余之人,最是善于看风色,识颜面,王文佐既然得宠,他就会不顾一切的讨好,而一旦风向有变,他便会变了一副颜面,自然也是不必提的,这便是宫中的生存之道。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王文佐虽然也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人,但对方一直这般讨好,他也不可能完全视而不见,待到了目的地,已经和那内侍言笑甚欢,一副相识多年的样子。

最新小说: 给毛茸茸当老婆[快穿] 穿书后我搞养殖养首辅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快穿: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 霓裳铁衣曲 重生之步步升仙 我,萨摩耶,可爱崽崽 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制作游戏,震撼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