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节(2 / 2)

既然谈定了,慕容鹉便写了一封送信,派人送到陕州,果然第二天就从陕州开来了一条运粮船,抵达广运潭之后卸下了两百石粮食,方才回去,这行动顿时在长安城激起了大片的欢呼声,长安城的人们上至勋贵宗室,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在佛前祷告感谢菩萨佛陀的恩德。

太极宫。

“阿耶,你怎么能答应这种条件!”裴皇后激愤不已,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明明是陕州那些逆贼截断了漕路,让长安没有粮食,这么一搞他们反倒成了好人,我们成了恶人,张文瓘和刘培吉这两个肯定是王文佐的同党,快将其拿下治罪!”

“不可!”裴居道摇了摇头:“如果我们这么做,只会把中立派也赶到对立面去!”

“那也必须处置!”裴皇后怒道:“照我看,还不如答应葛德威的要求,让他统领关中各地府兵士卒,围攻陕州!打通漕运!”

“如果我们这么做,那才真是死定了!”裴居道叹了口气:“今天下诏发各地兵府攻打陕州,明天北门禁军就会出问题,斗米千钱,就算是北门禁军和朝中官吏都没几个人凭借俸禄养活家人!”

“怎么会这样!”裴皇后听到这里,不由得长叹了一声:“我们原先想的都是怎么对付王文佐,却没想到就连王文佐留下的几个爪牙都压服不了!”

“哎!”裴居道叹了口气:“王文佐当初造水轮船、四轮马车、通河道,通漕粮。不知不觉间便把大唐的咽喉握在了自己手里。只要一动手指,长安就呼吸不得。我当初着实是没有想到!”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让那个倭人主持此事!”裴皇后恨道。

“世上哪有早知道,再说当初这漕运之事可是个苦差事,多少人都灰头土脸的回来,否则又怎么会轮到一个倭人?大唐别的都缺,可不缺当官的人。”

“那怎么办?”裴皇后问道:“王文佐早晚是要回来的,到了那时候我们岂不是只有束手待毙?”

“思来想去,只有把裴行俭调回来了!”裴居道叹了口气:“若论大唐的武将,能和王文佐较量一二的也只有他了,只要能打赢,那自然万事好说!”

“那也只能如此了!”裴皇后叹了口气:“早知如此,又何必行此险策,便是被易后,也不一定会死呀!”

范阳。

曲折连绵的燕山山脉就好像一道隆起的高墙横亘于东北亚大陆上,将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划分开来。而范阳就位于燕山山脉的南麓,数条穿越山脉的谷道汇聚于此地,自古以来便是草原牧人和中原农耕的交汇之处。

“终于赶回来了!”看着远处背倚着燕山的范阳城,王文佐长叹了一声:“希望不会来晚了。”

“大将军请放心!”卢十二笑道:“就算是朝廷信使先到了无妨,只要您一声令下,城中卢氏,祖氏,高氏几家肯定会揭竿而起,范阳城肯定是您的。”

王文佐撇了卢十二一眼,没有说话,这厮的口气倒是不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你就先去城中,看看情况如何!”

“遵命!”卢十二应了一声,便上马出发了。王文佐回到马车中,对薛仁贵道:“薛公,你觉得如何?累不累?”

“坐在这马车里有什么累的!你也太瞧不起我这把老骨头了!”薛仁贵有些不服气的答道,他把玩了下马车的陈设:“不过你这马车的确是好东西,又快,又不颠簸,送我一辆吧?”

“这个好说!”王文佐笑道:“等到了洛阳,我就让工坊为您造一辆好的。”

“洛阳?”薛仁贵瞥了王文佐一眼:“你口气倒是不小,东都在你眼里。就和纸糊的一般。”

“以顺讨逆,又有什么难的?”王文佐笑道。

“算了,嘴皮子我是不如你们年轻人了,若是我猜的不错,长安那边估计也说他们才是顺,你才是逆吧?我是分不清你们谁对谁错,可他们毕竟是在长安呀!”

“呵呵!”王文佐笑道:“薛公不以为我是逆贼?”

“哎!”薛仁贵叹了口气:“我倒不是拍你的马屁,若是旁人像你这么做,那肯定是逆贼无疑,但换了你王文佐,我倒是真的糊涂了。”

第760章 托付

“为何这么说?”

“若你是个逆贼,那你已经得到的也未免太多了,野心也太小了!”

“太少了?太多了?”王文佐笑了起来,片刻后他的笑声渐渐平息:“薛公,你说的不错,此番事了,我也应该解甲归田,好好过几天安生日子了,否则岂不是对不起这半生戎马挣来的家业?”

“解甲归田?”薛仁贵冷哼了一声:“你此番要是输了,那就是族灭;赢了也容不得你抽身出局,不说别的,你和倭国王女生下来的孩子才几岁,能压得住你手下那帮子骄兵悍将?解甲归田,娇妻美妾那是我这种老家伙才能过的日子,你还没这个福份呢!”

“是呀!我确实没这个福分!”王文佐点了点头:“那薛公你愿不愿意用余生屈身侍奉我那不成器的孩子,给子孙后代挣一份家业呢?”

“好呀!”薛仁贵倒是答应的爽快:“不过我事先说清楚了,我在大唐现在是平阳郡公,食俸七百五十户,你让我侍奉你那孩儿,总不能比这个少吧?”

“七百五十户?”王文佐闻言哑然失笑:“薛公原来还是担心这个,你有几个孩子?我就给你几个七百五十户的实封,世袭罔替,至少可以保你家四五代的富贵,如何?”

“每个孩子都七百五十户?”薛仁贵脸色微变:“当真?”

“自然是真的,不过封地不在大唐,若是在大唐那就只有钱米,没有实封!”王文佐笑道。

“女儿呢?”

“减半,四百户,如何?”王文佐笑道。

“四百户?”薛仁贵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我的儿子还好,只有五个,女儿可不少,足足有八个,你可别后悔!”

“五个儿子,八个女儿,全加起来也不到万户,能换薛公侍奉我那孩儿,这有什么好后悔的!”王文佐笑道:“薛公就算现在再纳两房小妾,再生几个也算数的。”

“都快七十的人了,生不出,生不出了!”薛仁贵连连摆手,他叹了口气,翻身下马,对王文佐拜了三拜:“既然三郎如此看重,那老夫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了,任凭驱使!”

王文佐受了薛仁贵三拜,方才下马将其扶起:“当初我在海东招降纳叛,麾下良莠不齐,稚子年幼,不识贤愚,便托付给薛公了”“三郎放心,老朽既受托付,自当尽心竭力,田亩之中若是禾苗便留下,若是杂草,除去便是!”

两人说到这里,都已经心领神会,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原来王文佐此番东来,平定战乱之余,也留心了下昔日部属的情况。以他的眼力自然能看出自己这些年在长安,这些留在倭国、百济等地的旧部个个部曲众多,财雄势大,而自己远在长安,彦良还是个孩子,隐然间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势头。若是自己能够在消灭了乞四比羽等人之后留在当地,花上个几年时间削平山头,重新划分势力,让其互相制衡,然后再传位给儿子,倒也问题不大,毕竟这次消灭乞四比羽把蛋糕一下子做大了好几倍,又有许多新加入者,有了增量再重新划分、掺沙子,自然比单纯划分存量要容易多了。

但沛王的突然西逃打乱了王文佐原先的计划,他不得不放弃出疆追击乞四比羽,整饬内部的计划,转而留下沈法僧守北疆,儿子彦良留守后方,自己领兵长驱南下,先控制范阳,然后经略河北,以临大河见机行事。但这样一来,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处理内部事务了,所以他只能把藤原不比从倭国调来辅佐彦良,勉强维持一个局面。但这个部署还是有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彦良还是太小了,无力亲自指挥大军;藤原不比虽然主持内政还行,但如果有人起兵叛乱,他没有足够的威望领兵征讨不臣。

王文佐手下不是没有有能力的将领,恰恰相反,他手下绝大多数人都是出身寒微,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都是水准之上的将领。但这样的人一般野心也不会小,王文佐能够压服他们,让他们俯首称臣,彦良一个半大的孩子就没有这个本事了。如果从他们当中挑选一人辅佐彦良,那问题就来了,如果被挑选者被叛军打败,那彦良的统治肯定是颜面扫地;如果被挑选者打赢了叛军,那就要给他们更丰厚的赏赐,君弱臣强的形势只会变得更恶劣。

在赶往范阳的途中,王文佐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最后他决定向薛仁贵抛出橄榄枝。在他看来,这位是未来辅佐彦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薛仁贵是唐军中极少数曾经跟随过太宗文皇帝的将领了,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威望,都碾压王文佐手下那票将佐,关键时候他领兵无人敢反对;其次、薛仁贵参加过征讨高句丽的多次战争,高句丽被平定后,又出任过安东都护府都护,对于辽东和朝鲜半岛的民情地貌很了解,有足够的经验来指挥当地的战争;第三、薛仁贵今年已经年过七旬,黄土都埋到脖子上了,在王文佐的军事集团中又是个后来者,没有什么根基。所以就算他在未来平定内乱的战事中立下大功,也无需担心他会凭此来威胁到彦良的统治。考虑到以上因素,所以王文佐才一下子抛出“食禄万户”的价码来拉拢这位老人,算是预先支取报酬。

薛仁贵也是心领神会,以他的资历和过往,在未来的大唐内战中,王文佐肯定是不会让他去领兵的。与其就这么跟在王文佐身边混吃等死,还不如去给他儿子身边发挥余热,给自己子孙后代留下几辈子富贵的好。所以王文佐开出价码后,他也毫不犹豫的伸手抓住机会。

最新小说: 给毛茸茸当老婆[快穿] 穿书后我搞养殖养首辅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快穿: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 霓裳铁衣曲 重生之步步升仙 我,萨摩耶,可爱崽崽 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制作游戏,震撼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