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跟易恒分开后没急着离开小辛庄,而是去了一趟义庄,等了老郑回来,跟他见了一面。
义庄如今只有冯氏和两个孩子在,冯氏先给叶秋端了茶水,两人聊了一会。
这些年因为叶秋的到来,不光小辛庄的人生活好转起来,老郑一家也颇为收益。
以前就对叶秋极为感激的冯氏,现下只把她当成贵客,客气而又不疏远。看出叶秋的平易近人后,偶尔会跟她聊聊家常。
这会老郑迟迟没回来,两人就聊的久了点,不知怎么的就说起了孩子。
事情倒不是大事,但也不算小,冯氏的两个孩子眼下已经十几岁了,家里就这么情况,除了帮忙在义庄做事,就是出去转悠,不知怎么的跟外面的孩子起了矛盾打了架,不知道对方说了什么,回来就问了句冯氏‘我们不能认字吗’,见冯氏无奈摇头后,便是日渐沉默下来。
“乐儿倒是还好,我能教她就教一些,现在也能帮着绣点花样,除此之外我这当娘的也没其他本事。但是权儿,他越发大了也有主意了,我跟他爹只能看到他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
“那为何不送他去学堂,以前是没有条件,这些年郑叔也说了宽裕不少,应该是可以供去学堂的。”叶秋问。
冯氏苦笑摇头,“不一样的。小辛庄的人一直被外面的人称穷鬼,说是生下来就带着穷病的人,靠近了还会牵连别人,别说不认识的,那些念过书的夫子都是这般认为,要的银钱也是天价,我跟孩子他爹商量过了,也去求了人,但是…”
她没再说,显然是不行。
叶秋微微思索,说小辛庄不吉利这话以前倒是没关注,只是昨天买房子才听朱大夫说了几句,也没当回事,没想到说的这么难听。
“认字就不提了,现在养活一家人我们就满足了,权儿那这几天稍微好点了,等哪天他爹有空,带他们兄妹俩去转转应该就可以了。”
叶秋没应答,她记得小辛庄那边还有些孩子,貌似也有十余个,合在一起也够一个班了,或许可以考虑开个班,省的到处乱跑。
只是这个想法她没告诉冯氏,因为现在小辛庄规划还没完成,这种大饼得等一切尘埃落定才能确定。
不多时老郑回来,他推门进屋看到院子里坐着的叶秋倒是愣了,随即喜出望外,“叶秋,今天怎么过来了?”
冯氏看到老郑回来,知道两人有事说,自觉的去了后面忙碌。
叶秋对老郑笑了笑,简短说了下小辛庄的事。
听得老郑看她的眼神都变得佩服不已,“你师傅倒是个好心的,咱这的一般人可是不愿意买的,不过小辛庄的百姓都懂得感恩戴德,他们愿意签卖身契必然是为了回报,就是养个庄子可不容易呀。”
这话叶秋今天听了好些遍了,对于小辛庄没有一个人看好的,也知道他们是真心提醒,但买都买了,叶秋还是有点信心的。
“郑叔,我这次过来是跟你说说货量的事。小辛庄休整完毕,我师傅计划加大生产,届时那些药也能跟着增量,你之前说一直找你合作的商家,今日开始可以先谈好价格,等产量出来,码头那里可以给你分多几倍的货量。”
这件事还是老郑先说的,因为路程较远,处理事情起来较为麻烦,加上药庄这边生产量跟不上,老郑说经常有商家跟他谈买药的事都被他无奈拒绝,一直希望叶秋看看能不能多卖点。
这几年做的熟练了,叶秋多少都给他一点分红,老郑也不贪,把该做的做好,自己的那份也不客气的拿。
如果售卖的药量多了,他自己也能多赚点,所以说不光是为了叶秋也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