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令刘瑞除了无语,便是心累:“博士既为儒生,必是懂得忠君爱国,孝顺长辈的道理。如今用‘深宫老妇’形容太后,那天子和小子又是什么?愚孝的蠢货吗?”
话已至此,刘瑞也不再客气,冷笑道:“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心怀天下,而非求利于青史。”
“功利者若天资卓越,自可为能臣猛将。”
“可学者若是功利起来,那便只有小家之言,而无圣人之道。”刘瑞抬头,毫不理会辕固生逐渐难看的脸色,拱手拜别:“如今看来,博士的抱负也止步于此。”
“若是还对儒家诸生抱有慈心,不想灭了儒家诸生的仕途,便辞官而去吧!”
“否则依照博士的性子,迟早招来杀身之祸。”
…………
……
信乡公主搬到椒房殿后,自是换了照顾她的宫婢,然后由大长秋和子鸢安排她的饮食起居。
因为大长秋是宦官,又对薄皇后忠心耿耿,所以对大王良人的女儿没啥好感,见子鸢对信乡公主十分上心后,自是将照顾公主的责任交托于她。
而薄皇后虽是信乡公主的嫡母,但也有亲生的刘瑞和长信宫里的太皇太后要照顾,更是没有当野妈的特殊爱好。
由此可见,子鸢算是椒房殿里对信乡公主最好的人。
可即便如此,信乡公主在椒房殿里的日子也比在王娡身边好上许多,甚至在子鸢的教导下变得开朗起来,尝试着像兄长那样学习六艺,翻阅典籍。
第36章
“我不写了!这些文字比傩戏面具还复杂,我写的手都酸了!!!”椒房殿的偏室里,信乡公主赌气地扔下笔,嘟嘴道:“而且读书写字是男人的事,宫里那么多婢女都不识字,凭啥我要成天捣鼓这些玩意。”
一旁的子鸢耐心地将信乡公主丢掉的毛笔捡起,严厉道:“胡说。读书写字何时成了男人们的事。若是依公主所言,太皇太后与太后都是不用识字的人,看得懂先贤典籍与百官奏章吗?读书以开智,开智而明理,明理而有德。”
子鸢将信乡公主扭正,然后铺开用以启蒙的《仓颉篇》,继续劝道:“别说现在,就连古代的公主们,也是要读书习字的,否则庄姜也没有才气写下《诗经.国风.燕燕》,所以公主身为皇帝之女,可莫丢了天家的面子,让人以为今上的女儿都是不通文墨的愚妇。”
信乡公主虽然抱怨,可是对子鸢还是很尊敬的,于是干脆抱住对方的腰,撒娇道:“我还小嘛!毛笔也拿不稳,刻不了一会儿就手腕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