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头既有他的熟人,也有一看就是江淮长相的人。
既有锦衣华服的勋贵之子,又有赤脚破衣的贫困学生,总之就是社会百态的精简写照。
【我真要与这群人呆上一天?】
薄梁瞧着几个衣着寒酸的学生坐到自己身边,忍不住心生绝望。
官员们的确看在薄梁的出身上予以优待,可是他们不是舔狗,自然不会为了优待博士子弟而在同样关注科举结果的陛下那儿上了黑名单,所以给薄梁安排的同桌都是偏远地区的贫困学生。
这可不是脸生不脸生的问题,而是薄梁能不能听懂对方官话的问题。
一想到这儿,脚掌发酸的薄梁更是满腹委屈。
而在这种静悄悄的氛围下,主考官令禁军关上考场大门,宣布科举正式开始。
第96章
“肃静。”北平侯世子张奉杵着拐杖颤巍巍地上了正面的监考小楼,敲了下小鼓吸引所有考生的注意:“吾乃北平侯世子张奉,承蒙陛下厚爱,出任此次科举的主考官。”
底下的学生们可能不清楚张奉之名,但是对北平侯张苍可是如雷贯耳,所以向上微微拱手以示尊敬。
张奉到底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吼一次便感觉胸腔的骨头似乎碎裂成十七八块,别说是咳嗽,就连浅浅的喘息都会感到疼痛难忍,于是让年轻的考官替他发言。
那考官拿出准备好的考试准则念了两遍,然后按照太子的规定抬上考箱,展示一番后当众拆开箱子和裹布上的封条,将试卷依次发给等候已久的考生。
“这是何物?”在场的学生们瞧着考箱的体积,还以为是天家恩德,居然奢侈地用布绢作试卷。可是当考官拿出似麻非麻,似绢非绢的大纸片后,所有人都一脸错愕地捻了捻薄薄的试卷,小心翼翼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居然比布卷和竹简更容易书写。】
虽然刘瑞要求造的是白纸,但是考虑到材料多以苎麻,火麻,水苔,以及稻草为主,没有加入现代的漂白剂,所以做出的纸张颜色也是以淡黄色为主,表面较之现代的纸张更为粗糙,也更容易渲染开来。因此刘瑞给这种纸取名为麻纸,想着过些日子让墨者去南方看看有没有适合造纸的材料。
可即便如此,这种在质量上远不如后世白纸的记录材料跟同时期的布卷竹简相比实在是友好了。
竹简自不必说了,不仅需要技艺高超的工匠将其削成适合书写的光滑平面,而且一片竹简上撑死也就写二三十字,后续的排版穿绳不仅繁琐,更是会让本就占地的竹简显得更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