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看,黔首们把孩子送出国的愿望更迫切了。
而在这种勃勃生机,人人跑路的“美好”时代里,有人在吴国黔首的苦难里发现了商机,并且找到了冷门行业的蓝海区域,通过点对点的货物交接来提高买卖双方的满意度,同时代理合法手续来解决双方的后顾之忧,从而在行业里打出招牌,实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
简而言之就是这个发现商机的人叫许钱,跟秦末汉初的面相大家许负是远房亲戚,但是家里别说是有三两铜子,一年到头不欠子钱商人几顿白工都算是年收较好。
幸运的是,许钱虽然家贫,但是因为她家是靠远房姑母带飞的,所以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女孩的教育一直舍得。
更幸运的是,靠着许负的堂侄孙女的名头,加上许钱本就生了张能把赵括说成李牧的巧嘴,她开始为巴蜀,关中一代的有钱人家寻找赘婿,以合法手段将吴国的小男拖出地狱。
因为生意太过火爆的缘故,此事还被关中知晓,令在高庙思过的刘瑞瞠目结舌:“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第133章
赘婿,别名“人下人下人体验卡”,“三年之期已到,归来的不是龙王,而是终身家仆”。当然,赘婿里也有像淳于髡和陈平那样顺利攻略老婆一家,从而位列朝廷之内的人家赢家,但是这样奇货可居的人物古今中外也没几个,更多的还是沦为谪发远征的炮灰或戍边的苦力,并且那些招婿的女人对上门的赘婿还有“夫为寄豭(偷情),杀之无罪”的特权。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在比较宽容的唐代和北宋初年,非官吏和“半过继”出身的赘婿处境依旧不好。
至于唐代和北宋为何对赘婿如此宽容,还不是因为花钱买来的大活人自家都没用上几次就被官府以七科谪的名义叫走了,任谁都会非常不爽。所以为了利益最大化,一些人家会以“收养”的名义招婿,谓之亲上加亲。
来找许钱“买”赘婿的富贵人家也都是走“收养”的路子,所以对女婿的要求很高,同时这种不会被轻易打杀的模式也更能被男方所接受。而在刘瑞听到这则消息时,赚完买家赚卖家的许钱已经富到可以买下长安八里的宅子,然后被彭城郡郡守以“资怠而贫者以乱税也”的名义给控制了。
结果闹到关中时,一向对不事生产者喊打喊杀的晁错眉头一皱,轻斥道:“胡闹,哪有无罪可定而拟人捉人的道理,长此以往,岂不人人都能无视汉律,造罪抓人。”
若不是彭城郡郡守是法家子弟,加上陛下有意在燕楚两地试验诸子百家的能耐,估计晁错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好说话:“罢了,事已至此,再怎么斥责也无济于事,还是想着如何收尾吧!”
虽说彭城郡郡守以不存在的罪名控制了许钱,但是因为赘婿本就是严厉打击的对象,加上许钱勉强算是官吏之后,所以郡守不敢直接逮捕许钱,而是走“有罪先请”的程序上报给关中,然后成了刘启父子的快乐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