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跟其他的儿子相比,刘瑞是不同的。
他在这个最讨厌且最喜欢的儿子身上倾注了太多的期待与心血。
除去砸死吴王太子的那刻,刘启从未像现在这样惶恐不安过。
如果刘瑞真的不幸去世了他要了怎么办?
剩下的儿子里谁堪大任?
薄皇后与北宫的未来又要如何?
窦太后与梁王会不会借机发难?
这些问题自刘瑞倒下便一直缠绕在刘启的心尖,疼他没法思考任何问题。
“馆中之陶,弥足珍贵。”
一旁的宦官令忐忑不安到心脏漏拍,生怕皇帝躺着躺着就昏过去了。
当然,以现在的情况而言,皇帝能昏过去兴许是件好事。否则依照刘启的神仙过法与严重胃病,也不知是刘瑞先死,还是刘启先走。
总之无论父子谁先去见阎王,宣室殿里的宫婢都要遭殃,所以为着自己的福祉与满宫的奴婢,宦官令在刘启的情绪渐渐平稳后缓缓说道:“陛下,太子家令还候在殿外呢!您看是否……”
刘启挥挥手,声音疲惫道:“他若有要事就过来一趟,若是没有就由你转告。”
“诺。”宦官令不敢耽搁地去了殿外,不一会儿便拿来贺表,脸色苦得像是灌了十杯胆汁:“卫良娣替太子殿下呈上北宫的贺表,还请陛下一阅。”
话音一落,宦官令便觉得自己可能玩完,同时埋怨北宫的良娣干啥不好,偏偏在这个时候去捅皇帝的心窝子。
“原来快到元旦了。”刘启盯着宦官令呈上的贺表,声音里听不出特别的情绪:“除旧祛晦,一家团圆。”
说罢,刘启似乎想到了什么,冷笑道:“难怪近日来见朕的都会露出那种表情。”
宦官令不敢回话,可在下一秒,刘启便一脸平静地起身说道:“让人把太子抬去隔壁的宫殿。”
“同时提醒奉常等人正常举办大朝会和正旦大会,务必要把今年的晦气都清理干净。”
如果是平日里的刘启这么说,宦官令会适时接些讨趣的话。可是当着昏迷的太子谈论一个团圆的大节……那可不是讨趣与否的问题,而是皇帝随时都会因此翻脸。
但这还不是最刺激的,最刺激的是长信宫那儿至今还没对上皇帝。
太子若是真的去了,太皇太后即使不翻脸也会扒掉不少皇子的一层皮。
这么一想,现在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最坏的情况真的来了,宫里宫外又要掀起腥风血雨。
“还有长信宫那儿……”
也不知是宦官令的乌鸦嘴还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坏到怕什么来什么的地步,总之在下达要办大朝会和正旦大会的命令后,刘启继续抛出难题:“元旦之际,朕总不能继续关着太皇太后和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