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只有陛下能决定臣子是否配享太庙,所以你的荣耀系于皇位上的那人,而臣子……”袁盎的眼神微微一黯,声音也随之低落道:“臣子的一生,不就是为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吗?”
因此那位新登基的小皇帝可真狠啊!
以最温柔的方式确定自己的话语权,捏住朝臣,尤其是老臣们的死穴。
如此一来,即便是申屠嘉也无可奈何,只能找皇帝协商而不是召集众臣使其退步。
第213章
刘瑞在大朝会上的决议自然没与潜邸的大臣们商议,不过因为此事涉及先帝,又与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们息息相关,所以这些潜邸出来的青瓜蛋子们也不好插嘴,顶多是在皇帝拍板后帮着想个好听的谥号。
是的,你没听错。
刘瑞表示太庙都进了,总得给人做足面子吧!而且文人注重名声,科举里的名次排位至今都潜邸的官员有所影响,更别提这进入太庙,享受血食之事。
况且退一万步来说,太庙的位子就那么点大,摆前面的肯定胜过摆后面的,摆右边的也是胜过摆左边的。所以如何论功排次也是一门容易引起大范围争吵的学问。
最重要的是……
“以往只有关内侯与彻侯有谥号,如今加了配享太庙的模式,就不必像以前那样为给文官加封而令他们上场混个军功。”刘瑞在等下次朝会时忙里偷闲与卫穆儿聊到:“军中倒是挺高兴的。”
“能不高兴吗?”卫穆儿就是护军之女,所以清楚文官武官的矛盾有多大。
秦时设立的护军为武官职,负责提拔军官,监督将领,调节军中的各大矛盾,所以得是背景很厚的军中老人才能镇住这群粗人。而在刘瑞登基前,唯一以文官之身当上护军的也就只有曲逆侯陈平,但陈平当上护军是为搞情报,而且还因没有战功而遭到军中的排斥。
陈平如此,那些不如陈平的文官亦是如此。
尤其是在货币超发的文景之时,为了削弱勋贵势力,彻查军中腐败,顺带给寒门清流们提提身价,有不少文官出任护军,其中就有郅都这样做的不错,两方通吃的神奇存在。
“话也不能这么说。”刘瑞知道卫穆儿的出身于制定她的模板让她下意识地偏袒武官,所以也是提醒她别过于偏心:“战场上的背靠背之情,可比同门十几年后互捅刀子要深刻的多。”
末了,刘瑞还目光幽幽地看着卫穆儿,幽幽道:“试想一下,与你父并肩作战十几年的世叔的儿子犯了错,其父拼着一张老脸求你放过,你能对此无动于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