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非常担心赵佗会在此刻倒下。
虽然在刘瑞之前,南越与大汉也曾交手好几次,并且取得相当瞩目的成绩,但是考虑到上次交手还是高后时,并且双方打到最后还是南越先撤,在场的诸位便很难对汉强硬起来。
没办法,人口与地域决定了一个国家动员上限。
南越虽大,其体量撑死也就长沙+南阳郡+南郡之和,甚至不够关中直控的四分之一。
更烦人的是,秦始皇好歹是正儿八经的王公贵戚,所以对贵族阶级保持着一定的尊重。
而刘邦……
包括赵佗在内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先秦时的六国子弟何其之多,秦末时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
然而等高祖立汉,文帝登基后,这些子弟便没了声音,连带着姬、姜、姒这类古老而尊贵的姓氏也都成了古籍上的墨香,茶馆里的调侃。
冷得让见证历史的赵佗感到绝望。
不,他还不能绝望。
想想他的南越王朝。
想想他那扶不起的子孙后代们。
史上虽向关中臣服,但却不许后代入京的赵佗撑起他那干瘦的身躯,咬牙切齿道:“传孤诏令,封五岭四关与通向番禺的三条官道。在局势稳定前不得与汉人通商,违令者斩。”
“诺。”吕嘉见赵佗精神不济但脑子未昏,也是放下心中的巨石,但又不免担忧道:“殿下,咱们封了大汉与番禺的商道,只怕会引起桂林郡不满,还有龙川那边……”
吕嘉打量赵佗的脸色,小心翼翼道:“您也知道,龙川一带的南越贵族们非常喜欢关中的东西,几乎到了难以摆脱的地步……”
吕嘉不提倒好,一提令赵佗气得差点捏碎铜制扶手。
除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外,西汉还打通了一条不太有名,但却对唐三藏而言异常重要的道路——蜀身毒道。听名字就知道是自巴蜀到身毒(印度)的西南版丝绸之路。途径掸国(缅甸)、真腊(柬埔寨)、大夏(阿富汗)诸国,最终抵达身毒(印度)与安息(波斯)。
可以说,在文化交流与物资交流上,蜀身毒道的功劳并不亚于丝绸之路,因此在刘瑞发令前,蜀商便与西南诸国进行贸易,收获颇丰。
眼看大汉正大光明地翘人墙角,赵佗这个南方的周天子自然要管。可管来管去,不仅没让大汉的蜀商收敛一二,反而令西南诸国烦不胜——在赵佗看来,大汉的一切行为都是别有用心,可在没有受过大汉磨搓的西南诸国眼里,赵佗纯属没事找事。
毕竟是在《史记·西南夷列传》里留下 “汉孰与我大?”的奇葩之地。
当然,更可爱的是汉武帝打西南部落时简直称得上不费吹灰之力——因为在南越的吕嘉之乱被汉武帝轻松摆平后,西南部落压根不必关中调兵,仅以三万巴蜀罪人就轻易摆平。而且从调兵到结束都不足一年。真正被大汉捶了一顿的也就挨边的夜郎,滇国,余者见最大的两国加南越都宣布gg后便果断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