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收回摊开的手,转而撑着膝盖问道:“还是说你希望朕来介绍一下,去过你家学堂的学堂的贵客是哪些人?”
末了,他还撕掉对方的最后一层皮:“尔的俸禄不过千石,令公子却一掷千金地买了个乐府班子在家复刻周礼……“
“所以你是怎么赚到那么多钱的?”
“还是说……你想谋朝篡位?”
这年头谁还不会倒打一耙啊!更别提刘瑞还有系统这个作弊器,所以掀翻对方的家底那是分分钟的事。
果然,当刘瑞说完这些话后,所有人都默默地与那“冲锋陷阵”的老者拉开距离。
就连那些挑事的都开始思考如何与之划清界限,省得自家一起沉沦。
【蠢货。】
郦寄见状不免嘲道:【真是读书读得脑子没了。】
众所周知,陇西郡与长安仅隔一个右内史郡,所以支援陇西郡的士兵从哪儿调?肯定是从关中调去啊!而且不仅是守卫关中的南郡,就连各家的私兵,上林苑里的预备军都要列入支援陇西的选择圈内。
这时你不表现一下,让右内史郡出身的关中士兵记得你的好,是想等其衣锦还乡后找你算账吗?
别以为自己官大就能高枕无忧。
法不责众。
加上那些记恨你的底层官兵可以抱团刁难你家的狗腿子,使得无人守卫你家,为你效力,那你出个断子绝孙的小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吧!
更正常的是,这些人里肯定有兄弟妻儿留在关中,甚至还有能动刀的父母处于极度敏感的状态。
西汉的律法规定幼子老人与孕妇杀人是不必偿命的。
如若不能尽快安抚他们的家属,将其从右内史郡迁至关中,那么那些陇西作战的关中人极有可能倒向匈奴,并且那些一无所有的家属也会跟着倒戈的汉人向长安发起攻击。
所以刘瑞为何逼着勋贵安置那些右内史郡的黔首们?
一方面是减轻作战人员的心理负担与黔首们的损失,而另一方面就是为长安上下买个平安,不要搞出成批成批的“无敌之人”。
馆中之陶,岂能击石。
“作战的事还劳烦壮武侯与郎中令,云中君(魏尚)多多费心。”斥完那个不敢说话的老者后,刘瑞揉了揉太阳穴,尽量让发胀的脑袋舒服一点,免得耽误国家大事:“朕还要与少府、太仆、统钱局商议战时的补给问题,就不多留各位在此干坐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