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皇兄在世家豪强里的名声绝不算好。
刻薄寡恩,冷酷无情,优待那群猪狗一样的泥腿子而忘了体谅功臣之后……
这些话在尚冠里内不是秘密,可一旦出了尚冠里,呵!长安令张汤可不是吃白饭的。况且经过刘瑞的“精耕细作”,长安市民对今上的评价是有“文帝之风,高祖之能”。
黔首们都是很现实的。
他们不懂“之乎者也”的大道理,他们只知刘瑞登基后确实减了黔首……尤其是农人的赋税劳役,并且让家里的老弱病残也能出去打打零工。
虽然就西汉的生活水平来看,流水线生产是不大可能的,但也能搞外包制和标准化啊!
就比如说一件衣服的零部件可以分派给某一区域的各个村庄,由里正和县令出面签订券书,然后把活计分派给村里的妇女,最后在指定日里一手交钱一交货。
这样一来,富商不必承担员工的生活成本,行动不便的老弱妇幼也能在家赚些小钱。
最重要的是,采取这种商业模式后,官方便能名正言顺地插入其中,避免各地官商勾结,大搞垄断。
而生产成本一低,参与的商人增多,便会开打价格战与服务战。
你问他们有没有可能统一战线?
呵!
高盛当年联合多家投行想把亏麻了的股票慢慢卖出,结果他前脚开会,后脚买票。
同理,国内的十八家车企也是在利益面前演了个笑话——前脚签约绝不降价,后脚就有外商降价。
真真儿是没眼看了。
所以在交通不便,利益更少的古代,那些人能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低得令人不忍直视。
如此一来,黔首们的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自然不想再过以前的苦日子。
至于那些难以保证阶级不掉的小地主与小吏……
呵!
眼看勋贵越生越多,开始往基层安插旁支庶出,他们这群快丢饭碗的西汉小康又能咋地?
那肯定是支持皇帝干死那群挤压他们生存空间的讨厌鬼啦!
于是乎,大汉境内出现一种特别奇怪的现象——黔首们吹皇帝,各大学派被迫吹皇帝,世家大族们要么是在背地里骂皇帝,要么是为出人头地而像郦寄那样成为忠诚的保皇党。
而这不断调控,不断微操的结果下,刘瑞走上了孤家寡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