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的话还没说,便有人前列去触碰保护两件文物的防弹玻璃。
与此同时,人群中也冒出几个奇奇怪怪的人,试图翻过栅栏抢夺两件文物,结果还没扒到栅栏的尖顶就被眼疾手快的特警扯下,由人抬着送了出去。
“(以下为翻译)放开我,这是xx教的圣物,理应送回耶路撒冷,而非由无神论者代为保管。”被抬走的抢劫犯挣扎着,怒骂着,引起游客的阵阵惊呼与小声讨论。
(弹幕)【我就知道肯定会有这么一茬。】
(弹幕)【没办法,这都快成例行节目了。每次展出《约雅斤抄本》与耶路撒冷石碑时就有狂热的宗教分子试图抢夺,导致河南的国际机场一度拒绝某些地方的游客签证,连带着对学生签都卡得很死,几乎到了宁可错杀都不愿放过的地步。】
(弹幕)【最惨的还是山东人好吗?因为我们是河南的邻省,而且地形适合开车“偷渡”进豫,所以那群王八羔子直接飞山东转黑的,搞得我们上学像是打仗,跨省上学比出国还难,真是有够烦的。】
第357章 番外(二十一)
弹幕的抱怨令天幕的画面突然一转,变得近乎黑白照般灰扑扑的,让人感到十分困惑。
“怎么的变得这么晦气?”
“是啊!之前那副光鲜亮丽的画面不是很好吗?”
古人不懂天幕的逻辑,但在这个贫瘠的时代,鲜亮的,油腻,繁复到无处可堆的,永远是最好的。
而对熟悉后世梗的观众而言,黑白掉,播音腔,加上一个戴着墨镜的白发老外与经典不变的背景音。
嗯!
是大型纪录片的前调没错。
【两千一百年的石碑一眼鉴假,昨日的青铜货真价实……】
一群套在白筒子(大白褂)的男女对着耶路撒冷石碑指指点点,随即将新得好似铜锈都是印上去的西方文物捧上神坛。
【《孝高武杂谈》的真实性实在可疑,老祖宗的背书闭口不谈。】
画面上的教授振振有词的解释着《孝高武杂谈》为何是中国炮制的虚假史料,也是这个猛烈抨击《孝高武杂谈》的教授顶着一头白发为以往的言论表示忏悔,承认自己存在严重的学术错误,不该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质疑他国的文献真假。
【给他一个开疆拓土的机会,他能让全世界的学者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