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
“闭嘴。”
刘武震惊地看向兄长,只见后者皮笑肉不笑道:“你话太多了。吃菜,吃菜。”
神经大条的刘武知道兄长是有怨气在腹,想想对方一盘砸死吴王太子的英姿,他不免在头痛的幻觉下低头吃菜,做出一副嘴巴好忙的样子。
与此同时,天幕还在疯狂播放坟头蹦迪……啊不!是坟头基建的迷幻场景,看得人为还没出生的孝高武帝捏了把冷汗。
孩子,你这么搞是会棍子烧肉的。看在你为大汉开拓千万疆土的份上,刘启他们不会把你打个半死,但是让你过个充满“父爱”的童年还是没有问题。
【鉴于我们难以找到刘瑞任太子时的阳陵地图,所以在93年的《汉高武大帝》里所采用的是历史研究院于90年出版的阳陵地图……准确说是孝高武6年的阳陵地图。】天幕放出360p的纪录片,只见一群学者翻了无数资料才确定那个泯于历史的阳陵县在哪儿,并且在西安复刻了个。】
画面切到后世重建的阳陵太学府。
怎么说呢!相较于古代的生产水平,后世的建筑还是太亮堂了。亮堂到已经算是顶尖学派的黄老家都不免叹道:“孝高武帝贪玩归贪玩,但对我等贫困学子是真的不错。”
黄老家在专供上层前也有过从寒门乃至黔首里收学生的经历,但是在汉初的功臣二代、三代逐渐摆起皇亲国戚的大谱儿后,黄老家想向下就得考虑这群“大爷”的态度。
文帝是不可能解决这事的。
太子刘启忙着搞还没放弃自治权的藩王呢!哪能让内部先燃。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先人给力,有钱有闲的孝高武帝愿扶持底层削弱上层垄断,以此达到刘家千代的终极目标。
从勋贵的角度看是老刘家的不讲武德,过河拆桥,可从诸子百家乃至黔首的角度看,就是天降贤主,帝下神坛。
【燕昭王筑黄金台,汉高武建太学府。】
画面里的阳陵县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商铺,民宅,便是一些兵卒守门的特殊建筑。
而在这群特殊的建筑里,占据最佳客流地的便是写着“信乡居”的楼房与贵人不断的太学府。
天幕捏了用于解说的小人混进后世的影像里,指着那个“信乡居”道:【如您所见,这是中国最早的茶肆。虽然在规模上远不能与后世的茶肆相比,但在当年,这可是相当稀奇的。】
“有什么好稀奇的,不过是有优人的酒舍,哪值得……”
对方的话还未说完,便被眼前的场景惊得瞳孔地震。
先秦时为吸引客户,会请优人于堂中歌舞。
然而在阳陵县里,优人是不会有的,这辈子都不会有。甭管那群“之乎者也”的大家心里有多少花肠,在这太学府的阳陵县内,都得做出戒色的君子模样。因此台上并不是着丝裙的优人,而是持扇侃侃而谈的年轻学子。
“听着像是辩论。”
“唯,可不是在辩论吗。”
古人的精神生活十分匮乏,即使是实力阶级也只能在歌舞上动点心思,搞不好还落得一个怠政的名声。因此在勉强够到实力阶级的知识人这儿,辩论也算打发时间的一种,同时也能钓钓那群白龙鱼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