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2 / 2)

【为何不够强。】

第364章 番外(二十八)

天幕的话让不少人的cpu烧了。尤其是像儒家那样认死理的学派,都无法对素未谋面的孝高武帝做出评价。

刘氏正统,薄情寡义。

这些都是入居者能打给刘瑞的标签。可是对于皇帝而言,薄情寡义是个贬义词吗?嗯……有待商榷。

而从政绩来看,刘瑞的文治武功都很不错。少年天才,中年开拓,晚年平稳交接政权。对于治下的黔首而言,这几乎是最好的皇帝——因为他够长寿,够清醒。和文帝一样突出一个稳稳的幸福,但那又不似文帝那般接受一个烂摊子,不得不与宗室贵胄兵戈相见。

硬要说刘瑞的一生有何缺点,那便不是儒家期待的垂拱君王。

相反,他太精明,太折腾了。

想要糊弄这种君王是不大可能的。

更烦的是,儒家内部也不能排斥这种君王——因为刘瑞虽不重儒,但对底层的学子还是很友好的。儒家的厚积薄发是靠仲尼的“有教无类”。可即便是仲尼,可是靠弟子们的资助才勉强维持三千门徒的规格。到了汉初的叔孙通这儿,受限于百废待兴的现实与汉高祖对鲁儒的负面影响,儒家的民间大佬几乎是靠借债授课。

无论后世如何批判儒家的行径,但是在阶级至上的先秦之时,仅靠腊肉而非血统择生的儒家还是很拟人,更别提在汉武帝时为朝廷提供大量人才的公羊之儒。

如今听说孝高武帝会资助学生,给予底层相对公平的选拔平台。儒门内部就算是有不满之音,也会在真金白银的诱惑下难以一致。

更别提对张口“稷下”,闭口“先贤”的百家而言,有个能听劝的皇帝更是做梦都不敢想。

连带着黔首都难以置信道:“天幕不会是胡说八道吧!哪有皇帝能忍成这样?“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史书里的明君听听就行,真要以为皇帝都能虚心求谏,那便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更何况是刘瑞这种顺风顺水,没有失手的皇帝。

萧何想起夜下追韩信的往事,倒是没有怀疑这事的真实度。

当然,看孝高武帝晚年传位孝仁女帝,自己退居洛阳深造的架势,估计这汉代稷下的谏言也是选择性听着,不会被人轻易左右。

“麒子,麟子。”吕雉不禁点了点头,想起刘盈又满脸痛苦。

【因为太学府的辩论是不对外开放的,加上参与辩论的大家都很有默契地没有外传辩论之事,所以我们无法复原孝高武时的六十二次辩论,只能靠野史记载的辩后反应来推测的一二。】天幕的声音里满是遗憾,随即又雀跃起来:【据太史公记载,孝高武帝的三次暴怒都与太学辩论有关。】

小人竖起三根手指,然后又慢慢按下:【一次是在大汉灭白羊、娄烦、夺河套之地后的汉匈谈判;二次是在夺取南方,北灭匈奴的文武之争;三次便是壮年的孝高武帝想立长女为储,结果开启长达五年的宗法改革。】

“改革?宗法改革?”此话一出,不少人都大炸特炸:“这简直是欺师灭祖,如始皇般大逆不道。”

最新小说: 离婚后,热恋中!于他在婚综秘吻 地灵灵 雍正试婚宫女[清穿]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 致遥远的你 康熙老认为我是仙女转世(清穿) 他藏匿的时光 团宠锦鲤妻:我带着盲盒系统无敌了 我在诸天修金丹大道 首席舰长[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