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谨上前换掉开始婀娜起舞的灯烟,其间发出的沙沙声让刘瑞从放空的思绪里苏醒过来,随即想起一件要事:“朕要小说家们办的事都办好?”
“已经办妥,只得陛下过目便由唐山夫人编成曲子,教与隶妾以娱大众。”郑谨颔首道:“可否要奴婢把呈上他们的著作?”
“拿来看看。”刘瑞撑睡意朦胧的精神头道:“可别让朕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嚼干蜡,如鲠在喉。”
郑谨:“……”满嘴顺口溜,你这是要考状元呐!
作为大汉的头号小说家(自封),刘瑞的存在让太学府的老学究们十分不满,而且是从儒家到墨家,黄老家到兵家的集体式不满。
在其看来,刘瑞是有机会超过文帝高祖,成为大汉的第一明君。明明有能力治理偌大的汉朝,并且从匈奴手里赢下两块漂亮的土地,怎就喜欢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而且还自我感觉良好地让乐府宣传得到处都是。
这……
这实在是有伤风化啊!
有些学者,尤其是汉家的博士不仅在太学抱怨,甚至跑到长寿殿或退休的丝公(袁盎)府上向其诉苦,搞得对方莫名其妙道:“皇帝是为写小说而不顾朝政了?”
诉苦诉得热血沸腾的学者犹如被掐脖子的老公鸡,只能在那儿唯唯诺诺道:“没,没有。”
“那皇帝是把自家事都拿来说了?”
“也,也没有。”刘瑞就算写文也只借鉴前朝,还没有像《汉武故事》的作者般大胆妄为。
愈发困惑的薄太后此时来了致命一击:“那你觉得什么爱好才能登得了大雅之堂?是学纨绔斗鸡摸狗,蓄养歌姬,还是学先帝找臣子下棋。“
说罢她还幽幽问道:“你总不会期待陛下学了先帝的爱下棋吧!”
脑袋一疼的学者只能暗暗退下,任由刘瑞继续出版他的大作。
抖音与快手已经证明文化输出就得走下三流的路子。指望孔子学院和京剧舞狮剪纸的三板斧还不如给网文平台大开绿灯。
公元前可没有抖音,所以人们的乐趣便是斗鸡长歌随便聊。反正官家不管白身骂了啥,他们说得自然也就越来越野,越来越邪。
文化的领地你不占据高地就会有人帮你占据。为了肃清民间残存的文化毒瘤如打生桩与河神娶妻,过夜帐,刘瑞需要下诸子百家里的下九流让“知识”以卑鄙的方式进入无法读书写字的黔首脑中,从而完成大汉民间的初次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