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安息作为国际市场的设想还是得让步于地缘政治。
文化也好,经济也罢,都必须为政治让步。
而要是从政治入局,约雅斤便发现一个要命的问题——大汉若把西域的国际市场当成一个长期生意就要保证印度-希腊王国如现代的以色列般顽强屹立在安息的脚边,否则作为安息死敌的塞琉古是不会穿越大半个安息去和汉人交易。
同理,安息若想西扩就得拿下卡在身毒北部的印度-希腊王国,夺取身毒的蔗糖资源与广阔的农田来为战争输入源源不断的优质燃料。
意识到这一点的约雅斤在回去的路上毛骨悚然,但又很快平静了下来。
他能看清的事肯定瞒不过安息的精英。而以他对安息的了解,对方肯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没办法,安息的经济已经难到德拉马克的含银量比罗马和塞琉古的低了百分之十,以往能靠劣币外输来化解债务,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在罗马人和塞琉古人反应过来后肯定会加倍反噬到安息的货币信用上,从而使安息的经济愈发严重。
经济严重就要向外转移内部矛盾——向外转移内部矛盾就要加大对军方的投入——加大对军方的投入就要提升军费。
而钱不会从树上长出。
安息的做法实际就是左脚踩右脚地螺旋升天,虽然能延缓矛盾的爆发时间,但也和之前的劣币化债般会迎来反噬。所以在内乱与外敌前,安息的国主与大贵族们肯定优先解决内乱。
这就是阳谋。
一个你知道他不坏好意,但又得为自己的破事往里跳的可怕存在。
人靠衣装马靠鞍。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约雅斤回安息的排场可比安归亚要大上十倍。
刘瑞是没路子给他置办用于打赏人的德拉马克,所以路过大月氏时,约雅斤以糖块、丝绸、加工好的西南玛瑙与绿松石从黑市上购入大量的德拉马克与美女壮仆,这一举动不仅惊动了当地的总督,更是让监氏城的月氏王都特意召见了约雅斤,最后在犹太外使的金钱攻势与生来就有的好舌头下开怀大笑,不仅借了五百人的依仗想与对方结个一起发财的长久善缘,更是为约雅斤的回归提供了个千金难买的东西——大月氏的外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