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一听更迷惑了:“那要养马的鲜卑人去那儿干啥?喝西北……阿不!是西南风啊!”
“可能是想从那儿识别出适合养马的草料吧!”官吏也是见多识广的人,明白巴蜀有多吃香:“我们那儿的土人也是会驯兽的。尤其是在内地引入北方的马匹后,也有土人尝试驯服西南的野马。”
“南边也有马?”
“有,但不多,所以农民多以老牛运输物资。“提到这儿,已经晒成棕褐色的官吏叹道:“马太娇气了。牛有四个胃来反刍,吃坏点也没啥问题,但马匹是个直肠子。尤其是能充作战马的优良品种,真是能把一家子的积蓄吃掉一半。”
末了,他还叹口气道:“也就是在农家进入瓯越地后才好上一点。不然光靠北方的草场,羊群得被活活饿死。”
刘瑞给农家的任务除了培育适应干旱的高产稻种,更是要养出新的优良畜牲和识别能做军马饲料的精致草种。
为此,农家与计然家、医家也加入其中,在三四年内识别出了北方草原的八成草种并修订成册,看得已经归顺大汉的鲜卑人目瞪口呆。
不是,养马还能这么玩?
尤其是见北方的官吏居然划出一片农田培育军马爱吃的优良草料,不断改进草料的种植技术和饲料的保存技术后,鲜卑人里的有志之士也尝试着在自家的地盘效仿一二。
当然,能效仿的都是鲜卑里的大人、小帅,普通的鲜卑人在归顺后大多编入北方的羊政、牛政,给军队放牧拿保底月俸,也就是西汉版的事业编。
眼见北方供应不了越来越大的马匹需求,关中的目光便随之放到植被丰富的南方。
如此看来,关中要会养马的鲜卑人随公主就蕃很可能是……
已经猜到皇帝意思的郡守立马让人挑选养马的鲜卑好手,最好是一家子随公主就蕃,省得对方去了还要思亲影响工作效率。
“除了养马的鲜卑人,公主还要挑选几匹北方的优良品种去巴蜀培育。”送信的驿官拿到郡守的回信补充道:“农家还要做些实验,所以请阁下挑选三十匹良种送往关中。”
第507章
大汉与匈奴的贸易顺差让匈奴的黄金不断流入关中腹地。当然,为了避免王庭的聪明人察觉到其拼死拼活的家底都被汉人以可再生的东西一一吸干,北方的商人也有收买匈奴的皮制品与掳来的奴隶,但是比起黄金这种硬通货,北方的汉人对皮制品的兴致不高,奴隶倒是可以暂代黄金的位子。
而在这种经济制造的流血伤口下,匈奴人能挽救逆差的唯一方式就是破了旧俗,向汉人出售被冒顿、老上、以及现在的军臣所严禁战略物资——马匹。
相较于皮制品和奴隶,马匹,尤其是壮年战马的市场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