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说得还算委婉,没有挑明金券的大头利益都被底下的操手吃了。西域的国主当然明白金券的猫腻,但是手下巧舌如簧,把地狱级的天灾说成小风小浪,然后用残羹冷炙打发对此一无所知的西域国主。
“朕也帮西域处理一些顽疾。”眼见对方已有动摇,刘瑞立刻趁热打铁:“横竖大汉都要前往西域商谈金券一事,毕竟位于康居,大月氏,马尔基安纳的债主也没时间跑到长安聊天,所以咱们可以来个瓮中捉鳖。”
一旁的郑谨派人扛上由瓦片、羊皮制成的西域账册。
宣室的女婢将目录相同的账册分给一头雾水的西域国主,后者虽然不懂大汉的复式记账,但也可以看清结果的天差地别——大汉的计算结果比西域的计算结果低了将近一倍有余。你说二者存在误差也就罢了,但是差到这个地步,背后肯定有人想借此事捞钱。
而且还是捞笔大的。
事已至此,再多的辩解都无意义。如果借金券的后续问题让汉军深入西域腹部,打了那群虫豸一个措手不及,没准真是一大幸事——因为这对西域的国主而言,不仅可以收拢权力,还能推出令人信服的仇恨目标。
只是……
西域的国主不知息国国君对楚文王的迷惑操作,但也明白真让汉军进了西域,就别想让他们离开。以往能借“楼兰距此两千余里,后勤只怕供应不上”来拖延时间。
但是现在……
沿路的见闻让西域的国主十分确定大汉的后勤没有问题。
南羌百部与小月氏的间隙让大汉有了介入之机,而等他们反应过来,决定一起清除大汉的干涉势力时,刘瑞直接断了南羌的粮食供应与贸易出口,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南羌,没事别跟他挑梁子。
青海与甘肃一带并不算是产粮的膏地。《史记》里的“陇右熟,天下足”也仅仅指代陇山以西的黄河灌地,跟陇东的那些无水山地区别甚大。
丝绸之路让关中的粮食流入南羌,不仅促使南羌迎来人□□发,更是用茶叶中药延长了和匈奴一样患有多种心血管病的羌人寿命。
久而久之,刘瑞在南羌身上安了一条难以斩断的输血脐带。
无独有偶,这正是明清时为控制西北的基本操作。
安归亚与莎车国的国主对视一眼,二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苦涩。
来时的祁连山下不仅驻了汉军的营地,更是有从关中赶来的墨家子弟在此建立军事堡垒,也就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这河西四郡。
是的,你没看错。
祁连山下的南羌以及小月氏的驻地已成大汉版图的河西郡。虽然二者还未归心,小月氏更挣扎着想逃避现实,但不妨碍此地的汉人越来越多,无论是供军队驻扎的堡垒还是官道也逐渐完善。
硬要说什么不对,那便是跟历史上的河西郡比,这个河西小了一圈,四郡也未伫在史上的祁连山北,而是选了当下更熟的祁连山南。若是日后拿下山北的那片土地,估计会在四郡前加“南”字前缀,好与建在祁连山北的新四郡有名称区别。
“朕也理解你们对汉军入驻西域地的惴惴不安,以及西域不再属于西域土著的迷茫无措。”刘瑞知道这事肯定促使西域成立一堆复国组织,毕竟在南越就有这种先例:“所以在西域地的归属权上,朕可退步,为西域设立补充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