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易铭没有答应,但他并无主意,所以又问道:“你要我做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
李千秋观察到易铭情绪恢复正常,他并不打算立即告诉易铭真相,只见他站起身,说道:“天色不早了,我们现在要赶到村子里去,那里有很多人等着我们呢!”
易铭也只好随着他站起来,听李千秋说还有其他人,这让易铭觉得意外,他惊异问道:“还有人等着我们?是些什么人?原来你还有同党啊!”
李千秋一本正经地说道:“你去了就知道了,这会儿我只能告诉你:他们是我的下属,当然,重要的是他们更是你的下属。我要恭喜你,你在这里还不错呢!好歹还是个人物。一会儿你可要见机行事,多看少说,免得出丑。事情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你只要对发生的事情不要大惊小怪的就行了,你千万记住了。”
易铭只好点头,又问道:“照你说来,难道我还是个什么头头一类的是不是?”李千秋点点头,却笑而不答。他回头从身上拿出那个包裹,解开后变戏法似的抖落出几件衣裳,易铭更加迷惑不解,只见李千秋独自在那儿脱了衣裤换了。
易铭未及等他忙完,看见李千秋穿了一套古装,看上去不伦不类,易铭觉得太搞笑,于是问道:“你在干什么?扮生旦净丑唱戏吗?”
李千秋依旧不语,还在那儿收拾,待穿戴整齐了,就故作潇洒地在易铭面前转了一转,又左右摆动几下,问道:“如何?”
易铭见他装扮奇特,不禁哑然失笑,说道:“你这样穿有点像古代的文士,不过这面料质地并不好。”
李千秋也不介意,说道:“来来来,你也穿上。”说罢,拽着一件花花绿绿的袍子抖了抖,又朝易铭递过来。
易铭本能地躲避着,一边说道:“你是想让我穿上去拍古装戏是不是?”李千秋笑着,将那袍子扔给易铭接住,说道:“我们此时是在明末,这是明代男子的便服,称为大襟袍。”他又理了理自己领口,又道:“你看,这个称为右衽,本来咱们男子一般要戴四方平定巾的,只是我不习惯,就不戴了,快点换上,还要赶路的。”
易铭觉得稀奇,本又想问,见李千秋神色严肃,不容多问,易铭只好走上前去,任凭李千秋帮着换了着装。一时间穿戴完毕,易铭感觉自己倏忽间像是回到了中世纪,只是觉得在这夏日炎炎的天气里,身上穿着这套下摆过膝的服装觉得极为难受。
看到易铭无所适从的窘态,李千秋不住恭维着说道:“你这是有缠枝宝相花纹的锦袍哟!是这个时代贵族男子的穿着,面料是绸缎的呢!”
易铭压根不懂什么什么缠枝宝相花,李千秋进一步解释说道:“你看这儿有象征富贵的牡丹,还有象征纯洁的荷花和象征坚贞的菊花,多尊荣富贵!”易铭低头一看,果然眼花缭乱,只感叹太过于纷繁复杂。
李千秋帮易铭又理了理,往后退了两步,端详一番,说道:“还别说,你穿了这一身,看上去真有些不同凡响的公子哥的样子。”易铭苦笑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千秋看了一眼村子方向,接着说道:“我们这就走吧。”说完自己前面走了,算是带路。易铭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疑问,感觉像在梦游,所以走着走着就玩笑似的说道:“喂,你真的是我孙子?”李千秋前面也不答话,算是默认。易铭就笑着问道:“那我问你,我现在连儿子都没有,你说说,你那另外的老祖宗是谁?”
李千秋听罢,一时并没有反应过来,所以问道:“什么另外的老祖宗?”
易铭惊讶不已,他想不到这都进化了几千年,自己后代还是这样冥顽不开化、脑子一根筋,甚至还情商低下傻乎乎。易铭讥笑几声,说道:“看来你这孙子脑壳不灵光,那另外的老祖宗就是我媳妇,我问你,将来我媳妇是谁?”
李千秋听了,站住身体,又转过来,对易铭说道:“你记住,若非单独的场合,你最好不要这样称呼,你接下来会认识到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
易铭无助地问道:“那我该叫你什么?”李千秋转身又走,一边说道:“你等一会自然知道。还有,你媳妇是谁我自然知道,只是说来话长,我以后再告诉你,眼下我只能告诉你这样一种事实,那就是我是你和梅子的后代。”
李千秋话刚说完,易铭自然惊奇不已,对于这种可能,他绝不相信。梅子是易铭的初恋,不过,这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易铭情窦初开,自见了梅子,再也按捺不住,于是穷追猛打,两人一起度过了几年时光。只是易铭那时年轻,承受不起这份感情,所以后来两人分道扬镳了。易铭知道,梅子早已结婚,听说孩子都好几岁了。
易铭对于李千秋所说,自然不会信,说道:“你是在唬我吧?”
李千秋前面走着,说道:“一言难尽,只能说你们缘分未尽。你之所以长睡不醒又迟迟不死,就是你心里还装着一个人,后来这个人来了,于是你就醒了。只是……。”李千秋说着,却停了下来。
易铭追问道:“只是什么?这个人难道就是梅子?”
李千秋停住脚步,转过身,不说话只点了点头,随后又急匆匆朝前走了。
易铭见他这样,知道那人就是指梅子,不过他并不以为这有多重要,自然更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他只是以为自己和梅子之间,不过都是彼此的匆匆过客。
他们“祖孙”二人一前一后赶路,易铭考虑到他这孙子年纪比他大了不少(这种感觉太奇怪了),因而在树丛中领头走得费劲,于是赶在李千秋前面,拨开枝杈藤蔓,前面开路。慢慢的他们居然寻到了一条小路,出了树林,看见邻近村子的地方,已经开发了一大片耕地,种植的各种作物都长势喜人。
易铭停在空旷处,四处眺望,其实远方山形与他记忆里的区别不是太大。让他感叹的是,家乡此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清澈透明的潺潺溪流,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是如诗如画般的景致。而在他生活的年代,这里到处是公路桥梁、梯田农舍,以及前面那个人口近两千的城镇,热闹喧嚣。两者相较,实在是大相径庭、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