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还有什么是我大秦做不到的?
“这些布匹,正是墨门带人在一个月内使用一千台机器的成果。”
“也就是说,现在我秦国能够在一个月内,使用一千个人制出过去上万人一年内所一共得到的布匹数量。”
众臣一片哗然。
“竟然还有这种事。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
“真是不可思议啊。”
“这得是什么机器啊?”
“哪里来这么多工人啊?一千个工人,这得是多精良的家仆啊。”
家仆……听到臣子的议论,秦二世都忍不住笑了。
工业革命都已经开启了,还有人在这谈论家仆呢。
显然,某些思想不开化的人注定是要被新的时代抛弃的。
臣子们赞叹一片,纷纷卷席庆贺秦二世,这一声声赞叹声合成一片,恰如那盛夏开端里池塘之中的一片蛙声。
虽然聒噪,但是听着让人心情愉悦。
臣子们卷着席子,拼成一片围坐在一起,抱着质地上乘的布料,七嘴八舌地谈论着这件事将会对秦国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
“这么高的效率,简直举世罕见。”
“有了这机器,凭借我秦国的制度优势,我秦国估计能在短短数年之内,解决百姓们的衣服问题。”
“也就是说,以后我秦国的子民,不用再担心寒冷的事了。人人都有衣服穿。”
在这个时代,能够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衣服问题,而不是发表什么治国韬略,这样的人就是民众心目中真正的上帝。
冯去疾和王绾两人这回是对扶苏丁点意见都不敢有了。
冯去疾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说实话,扶苏属实强的变态啊。
从精简文字,到发明纸、改进造纸术,再研制印刷术……
这一系列实际作为,本身已经对大秦帝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须知六国的君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肯定造谣抹黑秦始皇、秦二世,乃至大秦的一切。
原本六国民众对秦国的误解,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才能被消除,随后由正面的评价和认可取而代之。
原本秦国的法律和文字普及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用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见效。
但是技术帮助秦国直接越过了这一步,相当于秦国几乎没有费太大力气,就能轻轻松松把那些法律、文字两者一起用最快的速度普及给民众。
这效果自然来得快啊。
人都是慕强的啊。
秦国如此强大,发明设计如此先进,从纸到他们手里那一刻,六国的君王就已经输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交给时间。看六国人能否克服那些自身和秦国统治的矛盾,让自己适应秦国的制度和环境。
为此,过去全天下无数人都在巴望以前的恒阳太子未来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
而织布机,就是秦二世给出的答案。
这是最直接的惠及民生的科技,最直接的帮助民生脱困的手段。
秦二世曾经给天下人画下的大饼,终于开始兑现了。
“朕打算,再建立五座城池,主要就是围绕科技发明和工业制造。仅仅靠一个生态科技城,能做出个什么结果呢。你们意下如何啊?”
冯去疾还在首席上捋须,他没搞明白这个生态科技城到底怎么一回事,怎么就直接冒出来两万匹良布,民众的衣服问题这就被解决了。
皇帝,这是要干嘛啊。
皇帝把天下人的衣服问题都解决了,那那些商贾们还靠什么谋生啊。
这意味着,那些布商乃至相关行业从业者的利益要被严厉的打击了。
皇帝陛下这是为了大多数,得罪了一小撮啊。
可惜被皇帝陛下所帮助的大多数人是一盘散沙,互相算计,无权无势,关键时刻根本不顶用啊。
反而是那得罪的一小撮人,有勇有谋,团结一致,分分钟能要人的命啊。
这个世界是如此的残酷,人心之复杂,让身居高位的人那是一丁点错误都不敢犯。
冯去疾在看到织布机的成果后,并没有多么高兴,他只是陷入忧愁。
忽然,他意识到身后有无数人的目光正在望着自己,冯去疾这才回过神来。
冯去疾微笑道,“皇帝陛下气运在身,先减轻赋税,如今又发明制作出上千台织布机来,为大秦的子民解决衣食之忧。”
“皇帝陛下气运在身,我秦国有陛下,实在是江山社稷之幸,吏民百姓之福。”
冯去疾对着皇帝就是一顿夸。
应该表态的事是只字没提。
其他大臣们有的机敏,立刻察觉到这里头牵扯的事情太多。还是那句话,断人财路就等于杀人父母。
布多了,那布料不就不值钱了吗。
布料不值钱,那大家伙怎么赚钱啊。
大臣们又开始一个个扮作老实人的模样,作出勤勤恳恳的相貌,一个个安安静静地低头坐着。
仿佛他们是什么老实的农户。。。
秦二世看着这帮变色龙,脸上也带着寒意。
王绾看冯去疾这般反应,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照王绾看来,布料供应多了,不是什么问题。
秦国本来就在打击商人,使商人的地位尽可能低。
这可是个让帝国打压商人的绝佳机会。
商户本来就是做买卖的,三钱价格的东西往五钱、六钱去卖。
这种赚钱的方式实在是太轻松,商人越多,社会上的信任体系就崩塌的越快。
因为商业交易本质上就是罪恶的。
三钱的东西,你不过是转手而已,若是算是运输费再加上适当的利润也还算是合理;可是仅仅就是转手的功夫,把三钱的东西卖成十钱,这不是害人吗。
损人不利己啊。
从事商业,那也要有商业德行,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有太多商人,一朝高楼大厦,一朝铃铛入狱。
就是这个原因,违背了最基本的原则——德。
然而世人最嗤之以鼻的就是德。
假如现在有个人不识趣,要劝大家一定要注重德行。那这个人可就惨了,因为她会被骂,你算什么人?你什么德行的人也敢来教育我?你算老几啊也敢来指点我。
但是,王绾这会儿不打算说。
朝廷局势一向复杂。这一刻某些人还在自己面前假装殷勤忠诚,下一刻可能就奔去敌营了。
眼下大家都沉默,也不知道他们各自都在想什么。
过早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不明智。
冯去疾这样的反应其实也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