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势如累卵来形容当时俄军在大陆战场上的处境,一点都不过分。
到十月初,中国陆军部署在大陆战场上的作战部队已经达到十六个集团军,其中四个集团军在远东地区扫荡两个集团军在西伯利亚坐镇,八个集团军已经进驻哈萨克斯坦,还有两个集团军在另外三个中亚国家。更重要的是,在战场后方,中国陆军已经动员了超过二十个集团军的作战部队,而且都是完成了训练的作战部队,其中四个集团军肯定能在年底之前获得主战装备。
也就是说,戚凯威手里有至少二十个集团军可供调动。
针对大陆战场的特殊性,特别是中国陆军全新的进攻战术,戚凯威还单独组建了二十支陆军航空兵联队,为每个集团军加强一支,而一支陆航联队拥有四百架飞机,其中至少有二百四十架战术运输机。
除了空中力量,戚凯威手里至少还有十二支独立炮兵部队。
当时,在独立炮兵的编制上,戚凯威用了以往的方式,即成立独立炮兵旅,只是每个炮兵旅的规模都非常大,编有十二个炮兵营与六个作战支援营,另外还有各类后勤与支援性质的作战部队。
在兵力上,一个独立炮兵旅就有差不多一万人。
在大陆战场上,中国陆军投入的兵力不是一百万,而是差不多一百五十万,另外还有十六个集团军做战略预备队。要知道,这十六个集团军就算不能在年底拿到主战装备,也能拆散了补充给前线作战部队。
与之对垒的俄军,在兵力规模上更加庞大。
根据俄罗斯当局公布的资料,当时俄军在远东动员了四百五十万人在西伯利亚动员了六百万人在乌拉尔地区动员了一千二百万人。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在吹牛。
远东战场上,俄军几乎被消灭殆尽,仅存的作战部队也已退到堪察加半岛,兵力绝对不可能超过十万。更重要的是,在如此偏远荒凉的地方,俄军别说作战,连如何在寒冬中生存下去都是问题。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堪察加半岛上的俄军,只得到了美国提供的有限支援。在冬季到来之后,随着港口冰封,美国没再向俄军提供物资。结果就是,在二零五三年到二零五四年的冬天,大部分俄军官兵都在为生存而努力。为了活下去,俄军甚至组织了专门的狩猎队。
毫无疑问,堪察加半岛上的野生动物倒了大霉。
根据不确切的统计数据,在这个冬天,俄军至少猎杀了一万头棕熊,几乎导致该地区的棕熊灭绝。
至于远东的其他地区,基本上都被中队占领了。
十月底,第一六五集团军的一支突击集群还到达了勒拿河河口的萨加斯特尔,向已经冰封的北冰洋打出了几百枚炮弹,宣告中队到达北冰洋。当然,这支人数不到两千的部队没有留下来,在十一月初就撤回到了雅库茨克。原因很简单,占领萨加斯特尔根本没有军事意义。根据中国陆军的作战报告,这支部队向北冰洋推进,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检验地面战平台在冰原上的作战能力。当时,中国陆军已经获得了一批极地型地面战平台,并且装备了在极地地区作战的部队。
在西伯利亚,俄罗斯确实进行了全民总动员,但是作战部队不会超过一百万。
原因无二,能征召的男性都已征召了,剩下的要么是女性,要么就是未满十六岁的儿童与年过六十的老人。
当时,西伯利亚地区至少有一千多万人向西逃到了乌拉尔地区。
即便在乌拉尔地区,俄军也只大概三百五十万作战部队,另外还有大约三百万作战部队在后方训练。
也就是说,俄军在大陆战场上的总兵力不会超过八百万。
不可否认,从兵力角度看,俄军拥有绝对优势。
可是,残酷的事实已经证明,兵力绝对不是致胜的主要因素,官兵素质装备性能士气斗志与指挥官的才能所产生的作用,都超过了兵力。在这四个主要因素中,俄军没有一个有优势。
如此一来,新的问题就出来了。
俄军能够在大陆战场上顶住中队的战略进攻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别说马歇尔,甚至连布鲁希洛夫都认为,如果没有来自美国的强有力的支持,俄罗斯将不可避免的在二零五四年上半年战败。只是,布鲁希洛夫没有提到,即便美国出兵,俄罗斯能够坚持到二零五四年底都是个奇迹。也就是说,布鲁希洛夫本人已经非常绝望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难题
第一百五十六章难题,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