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较于其他诸侯,孙策压根就没有扩张的空间,周围都是盟友。南下开拓海岛和岭南地区,条件又不完全具备,而且即便是开发了,也至少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收的回成本,完全是赔本的买卖。
孙策于操练场上,一边挥舞着霸王枪,一边道:“公瑾、子纲,如今中原局势风云变幻,田泽即将挥师南下,各路诸侯都在积极备战。”
“在此战中,我江东该站在何种位置,日后该何去何从,我想听听你们二人的意见。”
周瑜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道:“主公,未来之事稍后再说,先说眼前这一战。”
“此战,我们可以操作的空间较大,是倾力相助,还是从旁策应,其中选择至为关键。”
张纮说道:“纮以为,为长远计,我等应该保留实力,策应即可。”
孙策的动作微微一滞:“为何?”
“因为我们的实力不足。”张纮毫不在意孙策的不悦,直言道。
“田泽对我们而言,威胁确实很大,联合中原诸侯也势在必行。但是,我们倾力相助,真的值得吗?”
“换句话说,我们击溃了田泽的进攻,能得到什么?”
“能得到稳定的发展空间。”周瑜沉声道。
张纮淡淡一笑:“我们现在就有。”
“那不一样。从长远来看,若是袁、曹不敌,田泽终究是会打到江东周边的。”周瑜道。
如今的周瑜已经完全没了反攻田泽的想法,而是开始琢磨起三分甚至是二分天下的战略。
“没错。”张纮赞同道:“所以我们如何在田泽打到江东前,最大可能的提升实力,稳定盟友,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是我们稍后要谈的事。”
“不,这是一件事。”
孙策麾下,一直是周瑜主外、张纮主内。
自然而然形成了以二人为核心的主战派和保守派。
前者自是以联合中原诸侯抵抗田泽为目标,主张倾力而为。
而后者,却是主张在保全江东实力和利益的基础上,联合中原诸侯,抵抗田泽。
中原之战前,后者的声音极其微小,张纮甚至都不怎么开口插手江东的战略,唯周瑜之命是从。
但是中原之战后,局势变了,张纮不得不站出来。
“首先,五方联盟,资源分散、隐患太多,并不稳定。江东若想长治久安,不能拥有这么多的盟友。”张纮先是一针见血的说道。
“其次,江东需要发展。如今的江东,不缺钱粮,缺的是人口、士卒、战马,而这些,是其他诸侯不可能给我们的。”
“这种联盟,对于江东而言,本身就是不利的存在。”张纮毫不客气的说道。
“所以,你打算放弃中原?”周瑜沉声道。
“公瑾,你应该很清楚,中原根本就守不住。既然守不住,那就丢的越早越好,我们既能够少损失些兵马,而且还能趁乱夺取些地盘和人口。”张纮道。
“可那样,只会令田泽再度坐大!”
“昔日袁绍和曹操于河北对抗田泽,我们冷眼旁观。后来田泽南下司隶,我们冷眼旁观。而现在,田泽要克定中原,我们还能再冷眼旁观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