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第182章 聪睿绝性(2 / 2)

种平想了一想,琢磨出来种辑的意思。

既然可以用张燕去收纳黑山流寇,那自然也可以用管亥去收降青州黄巾。

种平是知道董承曾拉拢过张燕的,先不提背后是不是有刘协得授意,只说董承前脚刚对张燕示好,后脚张燕就回黑山老家,总归是落了董承的面皮,也透露出同种平的亲近来。

纵使日后张燕再假意向董承表忠心,以董承的性子,多半会心有芥蒂,不仅不会相信张燕的投诚,还会私下使些勾当坑害。

但若是同时调走管亥……

二人同是黄巾出身,出许都又都是为了收剿黄巾流寇,便不显得突兀。

再者管亥现下是刘备的人,此举明面上是削减了刘备的军事力量,董承定然是乐见其成,就如今刘协对刘备的重视与对董承的忽视,说不准董承还会在其中推波助澜。

“青州黄巾泛滥,我可表管亥为骁骑将军,分张燕军械兵马予管亥。”

种平顺着种辑的想法往下推。

“如此,再令张燕向董承投诚,董承见张燕受我轻慢,必然厚待,十分的戒心也就先去了三分。”

“我虽是以青州黄巾势大为名,请陛下增加管亥的兵马,但董承定然不信,只会觉得我拉拢管亥,是为了亲近刘皇叔。我越重视管亥,为管亥增兵,董承为了制衡皇叔,便越是只能倚重张燕。”

“这样,余下的七分戒备,也该再去三分。”

种平说到此处,不再言语。

他此时与张喜的门客达成了诡异共识,都希望董承能再爬高一些。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除去对董承的考量,种平为张燕在河内铺路的重要一条,便是想要通过臧洪劝说张邈兄弟主动回兖州向曹操请罪。

他当时还头疼如何与臧洪联络,若是管亥去青州,倒是能多个门路。

何况,张燕为他经营黑山。

管亥亦可在青州为刘备经营平原。

现下虽远不至于山穷水尽的地步,但若是能多条退路,又怎么会是坏事?

种平定了主意,在心中默默组织起明日表文的内容。

“虎儿,曹氏二子如何?”

种辑并不奇怪曹操会请种平去当曹丕的老师。

经学终归也是讲究师承的,公府试时的“诸生试家法”,其中的便是指所学某一经学大师的经术学说。

当世主流经学,不过是刘、许、马,郑四人的学说,而四学之中,郑学为最,现下放眼整个许都,能称得上是精通四学之一的,除了蔡邕,也只剩下种平这个“郑蔡门生”了。

侍师如父。

师徒关系是何等紧密。

曹操请种平给曹丕当老师,背后的意义可见一斑。

种平又想到回来这一路上曹德的话语。

“二公子……聪睿绝性。”

现下曹丕到底只有五六岁,种平与他相处不久,只能含糊以一句“聪睿”定论。

“老师偏向今文,我初入老师门下便是由《今文尚书》始,若是教到二公子……怕是只能教到《孝经》,余下的,当另择贤士。”

种平这话并非作假,他毕竟有上辈子二十年的语文学习做底子,拜蔡邕为师时的学习顺序直接就是伏氏《尚书》、鲁氏《诗》、梁氏《周易》,戴氏《礼》和公羊氏的《春秋》。

像是《孝经》《论语》之类的用作启蒙的,虽说也读几位大家的注经,却因着蔡邕不作要求,种平止是浅尝辄止,思维还停留在上辈子上学背的那些内容上。

这也是为何他初次教曹昂,会差点把曹昂给教偏了的缘故。

种辑点点头。

自家儿子擅长哪些科目他还是心理有数的。

“虎儿心中有规划,我也就放心了,这老师的名头还是莫要担下,若只是启蒙,倒也算不得什么。”

他也在心里帮种平盘算,假使后面要给曹丕换老师,应当换成谁才比较合适。

种辑是绝不希望种平同曹操交集太深的。

今日种平赴这一场宴,明日朝堂之上少不得又要起风波。

他叹了口气,隐隐后悔起当日长安乱时,同意了荀攸将种平送去东郡的主意。

初入兖州时,他只希望这位曹兖州是王允。

过了一阵,他又觉得曹操再不济也能成袁隗。

现在……他只希望日后,此人不要做董卓才好。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招摇 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 七零军婚:真千金她医术超群 慕生 清河仙族 摆摊算命,但国师战力爆表![古穿今] 重生新婚夜!偏执大佬被我撩红脸 重回八零:别慌,改造全家致富强 重回年代撩夫小娇媳 重生八零,跛脚糙汉的恶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