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李知抬头望天,怅然的叹道“董卓还是来了。”
现在他身后的郭嘉,闻听此言之后,疑惑不解的问道“兄长,难道你早已经猜到了董卓要进京?”
李知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他没有跟郭嘉解释,因为他总不能跟郭嘉说“我是从历史书上看到的吧”?
见李知不解释,郭嘉也不再追问,转移话题道“兄长,你是不是应该做些防备?
那董卓可不是善于之辈,他进京之后恐怕会掀起偌大的波澜。
到时,那些在观望的世家,必定会投到董卓的那一方。
毕竟,这些时日以来,兄长跟他们的关系可不怎么样,他们只是迫于兄长势大,才不得不蛰伏罢了。
如果董卓进京之后,摆出要与兄长分庭抗礼的架势,那些如墙头草一般的世家,一定会支持董卓,到那时……”
说道这里,郭嘉满脸担忧的看着李知。
李知无所谓的耸了耸肩,撇了撇嘴“让他来吧,为兄早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大戏开场了。”
这就是李知说的心里话,他现在最盼望的就是董卓进京。
因为他自从来了这大汉朝之后,这数年的时间,他都在为乱世做准备,如今,总算是来了,他心中反而踏实了许多。
然而,李知自己心里明白,郭嘉却听得稀里糊涂,他不明白李知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大戏又是什么戏。
所以,他便开口问道“兄长,你所说的大戏是什么?
还有,你真的做好准备了?为什么嘉一点都没有察觉?”
闻听此言,李知头也不回的说道“贤弟,你还记得四年前,为兄派你去做的那两件事情吗?”
“当然记……”说到这里,郭嘉立刻呆住了。
良久,他满脸震惊的看着李知,结结巴巴的问道“兄…兄长,你…你在那时就已经开始布局了吗?!”
说完,他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如果兄长没有骗他,那自己这位兄长真的太可怕了,竟然提前几年布局。
不过,有一件事情,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家的兄长到底是怎么知道,董卓一定会进京?
看着满脸震惊之色的郭嘉,李知自得的说道“没错,为兄已经布局了数年了,怎么可能会害怕董卓进京?
你也不要问,为兄为什么会知道董卓进京,你问了为兄也不会说的,为兄就是知道。”
李知之所以会这么说,也是无可奈何,郭嘉的性格他太了解了,这就是一个好奇宝宝,不把事情彻底弄
明白,他饭都吃不下去,所以他只能耍赖皮。
听到李知的话语之后,郭嘉知道不可能问出什么来了,所以,他也不再自讨没趣“兄长,我那孩儿都快成人了,你怎么还不把他收为弟子?难道你要出尔反尔?!”
李知闻言,白了郭嘉一眼,问道“你真的要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一个连论语都背不熟的人?就不怕为兄把他耽误了?”
说实话,李知还真没有当老师的信心,当初他打黄巾胜利的时候,他有些膨胀,信心十足。
但是经过这几年的修身养性,又经过荀健老先生的数次打击,他实在是对教学生没有什么信心。
这也是他无数次拖延收郭嘉之子为徒的理由,他怕耽误了郭嘉之子。
听到李知的话语,郭嘉满脸无所谓的说道“嘉有三子,便是废了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说,作为兄长的弟子,即便是废了,
只一个骠骑将军之徒的名义,也够他吃一辈子了,怎么算都不会吃亏。”
“好吧。”李知无奈的点了点头“你把他带到为兄的府上吧,为兄会竭尽全力教他权谋之道,至于学不学的会,就靠他自己了。
说实话,为兄现在一点信心都没有,为兄发现,我那个老泰山都比为兄厉害。”
闻听此言,郭嘉看着李知,无语的问道“兄长,你不会是拿自己和老师相提并论吧?
你可知道老师年轻之时是有多威风吗?
在当时,他可不比现在的兄长差,在京中博得了无数的美名。
而且,老师又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
通过这些年的学习,他怎么可能会没有长进?
兄长,你跟他相提并论,那就是自讨苦吃。”
李知闻言,心中稍微释怀了一些,摸着下巴喃喃自语道“那老头这么厉害吗?为兄怎么没有看出来?”
郭嘉闻言,看了李知一眼,从腰间摘下酒葫芦,抿了一口之后,说道“这还不是老师怕打击你,所以才处处藏着?
要不然,仅凭智谋之道,你给老师提鞋都不配。”
听到郭嘉如此打击自己,李知一把夺过了他的酒葫芦,咕咚咚的灌了一口之后,没好气的说道“为兄怎么就不如我那老泰山了?
为兄虽然在学识上确实是比他差,但是在计谋一道上,为兄还是有些自信的。”
郭嘉闻言,一把夺回了酒葫芦,擦了擦酒葫芦的嘴之后,看着李知不屑的说道“如果嘉告诉你,当初先皇登基之时,就是老师在他身后,为他出谋划策,你还有信心跟他相提
并论吗?”
“什么?!”李知闻言,大吃一惊,震惊的问道“当初先帝登基,诛出大将军窦武等人皆我这老泰山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