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之周差不多53米。这是安放二十八星宿神位的。
二圆40米,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星及以下五十五星座。
三圆28米,五方帝、日神、月神。
四圆约20米,上帝独享。但会挑个祖宗在座下坐东朝西,与之一起飨食。
为什么不是坐西朝东?
昭穆也。祭坛上,上帝坐北朝南,那么左西右东,祖宗坐东。这次,李渊父子并配,李渊在东,李世民在西。整个祭坛,每圆落差约两米。
根据《贞元郊祭录》:每层按割圆术开辟十二条均匀道,按十二生肖称子、丑、寅、卯、辰……亥陛。又以阴阳、君臣之道,子陛在北,午陛在南,皇帝从午陛登坛。
四层结合,就形成了十二条登天梯。
每层饰有旗幡。
《通典》:“盖元气广大称昊天,远视苍苍称苍天。”四圆的上帝旗帜是苍青色。
皇地祇以黄。
五方帝以本色。
此外,圆丘外还设乐悬、燎坛、瘗坎、舞队、鼎镬馔所、盥洗台。乐悬,即乐工队形、乐器陈设、切歌时的队伍变幻。瘗坎,活埋、死埋祭品的坑。舞队嘛,则分为文舞,武舞。一舞,二舞……
总之非常讲究,复杂,就不多说了。
除了圆丘是临时新建,看着少了几分风吹雨打的古意,配置都在线。更难得的是,此番有诸侯参加,藩镇军队充当卤簿、警跸、仪仗,全程观礼。既是宣誓法统、权威、天命的机会,也有利于促进彼此感情、名分观念和政治互信。艰难以来,这还是头一次。
……
乾宁二年八月二十三,微冷曦月撒下幽光。
茫茫黑夜,火把如云,中军、外军、回鹘、吐蕃……义武、魏博、成德、河中、湖南、荆、夔……诸侯遴选的长得好的、个子高的、性格稳定的藩镇武夫,洋洋洒洒两万多人,在圆丘之东、西、南席地而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银鳞开。
远远地,大队千牛、官吏、女御驰骋而来,执行中严、外办。确认一切正常后,一部分留下,剩下的返回通报。
未久,迎神队映入眼帘。密密麻麻的戴着金面具、熊皮,穿得大红大黑、洁白、绿绿的男女挎举乐器,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地缓缓而来。
军人们举目观看,复又沉默,或交头接耳,感觉附近混进了什么东西。随着迎神队过来,道路两边点着的火把开始向某一个方向唰唰跳跃、倾斜、摇动,也不知是被人员流动带动的气流所致,还是有人控制。
“真有鬼啊。”有武夫左顾右盼,下意识把手摸到了刀把上。
“嘘…别说话,敬而远之……”
“呵呵,额告诉你们,真的有,我见过。”
“你又见过了?”
“真的呀,我老家……”
“停,别说了,我怕这个。”
“讲!”
“嘶……这些人的表情、穿着、歌曲……让人瘆得慌啊……还是别讲了吧。”
“咚!”雷鼓、葫芦沉闷的调子变成急促的嘈嘈如雨,十几个手持八孔笛的黑衣女乐开始独奏。旋即,几十双玉手快速滑动琵琶,琵琶女们微歪着脑袋,或闭着眼睛,或眯着,妖娆演奏。
窃窃私语互相吹牛逼的军人们翘首观望,声音变小了。
队伍抵达圆丘后,音乐停下。
没一会,一匹车飞快驶入午陛道。
司徒手握挂着朱温头颅的大旗站在车上。及近,喝止车马,下车,大步走向圆丘,将旗杆插在燎坛旁边,扫了一圈左近提前到场的卫尉、光禄诸卿下属和舞姬、乐工、御史。看见他,众人互相提醒着站了起来,保持端正的站姿,严肃的表情。
随后,他原路返回。
外围已经传来大驾卤簿的动静。
圣人和百官分手。
文武百僚、诸侯在宰相郑延昌、担任入俎的司徒的率领下,前往丘东卯陛道入口。
圣人一副铁青的死人脸,领着担任亚献的淑妃、担任扫除的贤妃、担任斋娘的几个女御走进通往午道入口的仪仗。
道旁插满火把,近卫军一手撑腰,一手持利器。背后是一望无际席地而坐的亲信军士。
“登歌!静场!”
“咚,咚……”鼓声响起。
“嘟……”角声次之。
“当……”编钟清脆、优雅的乐声传入耳朵。
圣人按剑而行。两旁士卒抬头瞻仰,目光随着他的步伐移动。当圣人即将到达自己面前,就站起来。等圣人走过,复又坐下。
淑妃晕乎乎的,既万分高兴,又紧张到心脏狂跳。
当初在蜀中嫁给李七,哪想到他会当上皇帝,还能有今日。
贤妃的表情已经不正常。如此繁杂的流程,种种礼乐、制度、习俗,无处不彰显着天地尊卑、阴阳秩序、天人感应、天道人伦、宗法威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到正统到底有多正,九鼎到底有多重。
圣唐三百年,反贼、逆臣不断,国都数陷,天子数逃,可谓空前绝后,却总能危而复安,一次次挺过生死攸关。这是为什么?权威、神圣性、正统人心、祖宗之德的体现?
定然是了,秦、两汉、魏、两晋、赵秦燕魏、宋齐梁陈、东西魏、周齐隋,哪朝哪姓的威望、人心、神圣性、正统号召力经得起这么多打击、重创。
神奇。
贤妃想不太明白,干脆不想了,专心大典。
她盯着圣人背影,嘴角微翘,开心得很,得意洋洋。
赚大了。
那是父王做的最正确的一次决定。
……
两百步后,圣人一行抵达午陛道入口。
“请贤妃扫洒。”谒者喊道。
啊?
我先上?
饶是有心理准备,贤妃的心情也慌乱的不行。
这一步本该司空上,但李克用不在,现在阴差阳错由他闺女执行,真是我了个日……
“别怕。”圣人给她打气。
好叭。贤妃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在谒者的引导下赶往卯道,登天扫除。
圆丘真的很高。
贤妃跟着谒者登上那玄之又玄、旗帜飞扬、在烟雾缭绕中、好像怎么也爬不完的漫漫天梯,朝着最高处的上帝神座而去。
在数万人的注视下。
一步一步。
每迈过一步台阶,都让她感觉到神圣、森严、敬畏、激动的种种情绪,且在野草般疯狂生长。
“咚……”
一声鼓的变奏。
啊?
贤妃连忙集中所有注意力,小心翼翼抬起头,让视线沿着台阶一直攀爬到深处。
余光瞥见“山下”一片片攒动的人头。
她看见圆中有圆的层层祭坛,十二条登天之道。
她看见汪洋火海,在熹微晨光白雾中显得诡异惊悚的红衣女。
她看见一座座写满铭文的漆红神位,如同群星围绕着日月,拱卫天子的诸侯,集体而有序的矗立在四层圆台上,像一座巨大的露天祠堂。
她看见挂着朱温的旗杆。
最后。
她看到了神座。类似蓬莱殿圣人日常所坐的御座。座前有案。一起被晨雾、烟气、蜡烛、灯火、残月、破晓天光的朦胧氤氲和光芒笼罩,目光所及,黑红而洁白,模糊而五彩怪诞。
在其座下,左一座右一座,东西面对,仿佛一对正在事父的亲兄弟,或者尊奉祖父的父子。
三神座构建出来的既视感就像父、子、孙三代人,三个苏醒的鬼神。被《豫和律》召唤降临到圆丘上落座,坐在那迷雾重重里,只待享受后人的跪拜,咀嚼饮用献上的鲜血酒肉贡品……
朱邪吾思目光呆滞,脑子一片空白。
伴随着太官的厉声叱喝、牲畜被宰杀的凄厉惨叫,和顺风飘到鼻腔里强烈的、新鲜的血味和腥臭,鼎中沸水翻滚与柴火爆裂燃烧的咕噜噼里啪啦,歌声乐声骤然高亢。
一阵冷风吹过。
她像撞了邪,对着中座匍匐在地上,语气充斥着浓浓的恐惧和战栗:“上帝,老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