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从大梁撤军不久后,就被巡逻的赵军发现了。
不得不说,白起拖延赵军的目的确实成功了。
当时赵军正在忙着救灾,没空理会魏冉,而且魏冉虽然战败,麾下仍然有数万秦军,赵军想要将其留下不是一件易事。
只有颜聚率领几千赵飞骑跟在后方不停骚扰。
秦军走,赵飞骑就追。
秦军停,赵飞骑就停。
赵飞骑速度还快,秦军想甩都甩不了。
埋伏也没用,赵飞骑平原是无敌的,打不过还能跑。
魏冉被赵飞骑恶心坏了。
一直到阳城,赵飞骑足足干掉了近一万秦军。
数月前,二十余万秦军兵出关中,攻城拔寨,斩杀敌将,包围国都,天下莫能当。
数月之后,二十余万秦军只剩下不足五万,狼狈至极,惶惶如丧家之犬。
此时阳城还属于韩国,城内并没有什么守军,连壮丁都不是太多。
不过白起并没有去攻打阳城,而是选择驻扎在城外,即便打下来,也不可能守住,还是要送出去,何必白白浪费时间和将士们的生命去攻城。
在城外找了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扎营后,白起一边派人探查三晋大军的动静,一边等待魏冉。
直到见到魏冉的大军……
“穰侯,您这是……”白起看到魏冉狼狈的样子,以及数量明显不对的秦军,心中咯噔一下,自己离开大军就短短几天,不会又败了吧?
“老夫败给了信陵君,他帮魏国打出了一个军魂军团。”魏冉无奈地摇了摇头,将事情简单叙述了一遍。
“……”白起突然感到有些绝望,自己在这里,那里战败,到那里,这里又战败。
自己到底怎么才能赢?
“你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给我说一遍。”魏冉对白起说道。
白起叹了一口气,从自己离开大军,带领小股秦军赶往荥阳说起,一直说到发现虎牢关被赵军所夺。
“大王回信了吗?”魏冉问道。
“没有。”白起摇了摇头,信件送出去已经快十天了,这种加急信件按理来说应该早就送到秦王手中,并且回信了。
但白起一直没有收到回信。
“那就说明大王其实还想继续打,只是心中在犹豫,同时在等燕国和齐国的消息。”魏冉对秦王稷非常了解,很快把秦王稷的想法猜的八九不离十。
“继续打下去,我秦军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赵国的乐毅、田单,还有魏无忌,都是当世名将。如果一人,末将还有几分信心,但是三个人联手,更有廉颇在旁边策应,我秦军又处于弱势,末将即便是再自信,也不敢说这场仗能打赢。”
白起望着前方的山岗,目光深邃。
他本身就是一个极为自信,甚至自负的人,过去所有的战绩也给予了自负的资本,但他不会自大。
乐毅、田单、廉颇、魏无忌任何一个,他都不敢说肯定能打赢,更别说四个人联手了。
白起不喜欢去赌那万分之一的胜率,他喜欢将敌人一击必杀,如果没有一击必杀的把握,这场战争他宁愿不开启。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秦国已经输了大半了,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是及时止损,而不是去拼那微不足道的可能。
在白起看来,秦王稷已经有些老糊涂了。
“大王自有他的考虑,我们等命令就行了。”魏冉叹了一口气,他知道秦王稷的担忧,担心自己的寿命,担心太子不是赵国的对手,甚至还担心太子压不住白起。
如果白起听话,秦王稷可能会找机会将其削爵贬官,等到太子登基,再重新启用。
但是白起并不是很听话,如果秦王稷发现自己命不久矣,很有可能不会留下白起。
“大王这些年越来越优柔寡断了。”白起丝毫没有掩盖自己对秦王稷的不满。
“慎言。”魏冉瞪了白起一眼,然后说道,“我们撤往哪里?”
“末将的打算是撤往穰县。”白起说道。
穰县在宛城西南,也是秦国和韩国的边境,曾经是魏冉封地,秦王稷罢黜四贵之后,穰县就被秦国收回了,魏冉的封地只剩下陶邑,等到陶邑被赵国打下来之后,魏冉一块封地都没了。
虎牢关已经失守,洛阳门户大开,即便秦军撤往伊阙或是洛阳,也无法久守。
而穰县南面就是南郡,西面则是武关,东北则是湍水,秦军可在湍水沿线布防,进可攻,退可守。
若三晋选择追击秦军,则能够拉长三晋补给线,减少三晋优势,扩大秦国优势。
若三晋选择不追击秦军,而是收复三川,继而攻打函谷关,直奔关中,白起则可以把南郡作为根基,从穰县出兵,北上攻打三晋大军后方,使三晋大军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穰县的位置有点偏了,而且城池不够坚固,白起理想的地方是宛城,离三川和韩国足够近,且城墙高大,易守难攻,但宛城在几年前被秦国割给韩国了。
白起只能退而求其次。
“那就撤往穰县。”魏冉非常相信白起的判断,他说撤往穰县,那就撤往穰县,绝对不会出错。
“大军粮草还剩多少?”白起问道。
“省吃俭用的话,坚持到穰县不成问题,而且我们沿途可以从韩国获取粮草。”魏冉说道。
“那就好,我们休息一日,明天就离开。”白起看向魏冉。
“好。”魏冉点了点头。
第二天,在阳城百姓畏惧的目光中,白起率领秦军转道向南,离开阳城。
整个阳城瞬间陷入狂欢中,百姓纷纷高歌呐喊。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提心吊胆,生怕杀星降临,将他们全杀了,现在秦军离开,他们终于能松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