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接旨吧。”
陆远刚欲叩首谢恩,一想自己都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了,因此名正言顺的站起身,垂首躬身,双手接过圣旨。
“臣陆远,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贺仪唱罢,陆远直起腰来。
陈洪侧退三步,深揖施礼:“奴婢参见太师,请太师躬体金安。”
百官则是齐齐下拜,先冲着朱载坖叩首。
“臣等为陛下贺。”
旋即起身面向陆远作揖:“下官等为太师贺,请太师躬体金安。”
陆远一手举起圣旨,一手提着袍摆,在冲朱载坖点头后,转身欲走回班列,此刻朱载坖开口言道。
“给太师于丹墀之处加座。”
只见四名太监搬来一张比寻常太师椅要宽大一半,用料奢华铺着软垫的扶手椅放置在丹墀之处,此处距离朱载坖要矮六个台阶,又高于百官班列之处六个台阶。
朝向则是冲着西面,如此,陆远无论是和朱载坖还是百官言话,只需转首即可。
陆远当然不会矫情,踩着御阶而上,款款实实的一屁股坐了下去,双手非常自然的搭在两侧扶手处,上身微微后仰,便靠在加有软垫的椅背上。
还别说,真挺舒服。
要不是因为穿着袍子,陆远甚至有一种想要叠二郎腿的下意识冲动。
新朝的加恩圣旨宣读完毕,朱载坖便看向陆远,脸上带着热情却又局促的微笑。
“太师,你这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陆远微微偏首做倾听姿态以示尊重,听罢后开口。
“今日是陛下刚刚迁都回南之吉首,臣本心想着让陛下好生休息几日再临庙堂,万没想陛下如此勤勉政务,远胜太上皇多矣,既然陛下勤政垂视,臣也就多两句嘴。”
随即陆远便偏头看向百官班列,肉眼可见的,百官的阵容整齐不少,每个人的站姿也标准谦卑许多。
“今日是陛下迁都回南之日,今日始,我大明朝的国都就算正式定在了南京,宗庙在此、社稷在此、陛下在此,望众同僚也要以陛下圣明之姿为仰效之楷,勤于政务,不辍公事,将来之朝会,三日便要一朝,于卯正之时,任何人不可无故缺朝,此乃严明纪律之事,亦乃我等为人臣子之本份,还望众同工牢记。”
“下官谨记太师垂示,当以陛下圣明之姿为仰效之楷,三日一朝,朝于卯正一刻,万不敢有丝毫懈担”
百官齐声应答。
陆远随后又吩咐道:“自今日始,凡于朝会,司礼监之起居注、通政使司、翰林院承旨修、撰、录必要临会记录,一言一字皆不可改,上不慢史、下不轻后,同时禁六科言官、都察院三品以下御史当堂弹劾之权,朝会是议国政的地方,不是吵架、嚷声、风劾奏事的地方,凡有纠劾之事,六科报于本部尚书,三品以下御史报于本院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凡有弹劾纠察之事务,各部堂官、御史皆要核实上报,不可捕风捉影、妄自开口。”
这下众人的面色略有变化。
御史言官风言纠劾的权力是朱元璋留下来的,朱老四都没敢改,陆远倒是先开口给改了。
可陆远显然不关心这一点,直接扭头看向朱载坖。
“陛下觉得可否?”
毫无悬念,朱载坖微笑点头。
“太师所言老成谋国,朕自无反对之理。”
“皇上圣明,臣等附太师之议。”
陆远心满意足靠回椅背,微微垂目不再开口。
大丈夫醒掌天下权。
莫外如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