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做事工钱多少?”
“包两顿饭,另外一月六斗小米,外加一套衣鞋,每旬休息一天,春秋两季农忙时放半月假。”
房玄龄道:“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能够有这样的待遇已经不错了。”
“其它人呢?”
“作坊里的要辛苦些,工钱也高点,现在是七斗小米一月基本工钱,若是作坊忙碌,则还会有每月一到三斗不等的额外奖励。”
李世民到处都看了一遍,走看边问,既问李逸,也直接问作坊里的妇女。
甚至还去看了厨房正在做给工人的晚餐,
大锅里木甑蒸的是小米饭,
菜已经做好了,今天有黄豆炖猪肺,炒马齿苋,以及一个杂鱼汤。
量还是挺多的,而且能看到有油。
听李逸说小米饭管饱的时候,李世民是挺惊讶的。
他知道现在很多豪强地主,庄园里的长工,平时都是吃不着荤腥的,也没啥油水,只有到了农忙的时候,地主豪强才会提高些伙食,弄些猪下水猪头猪蹄、杂鱼等,但油仍是很少的。
李逸这作坊的伙食居然有这么好,甚至一群妇人,工钱已经能够达到长工们的中上水平了。
“都是本村的村民,我这个村长开了个作坊赚点钱,也带动村邻一起增加点收入。”
这个回答让李世民很满意。
转了一圈,李世民问他会如何处置罗秃头一家。
“五两真金摆在面前,每月还有四石大米的工钱,我估计大多数普通百姓都经不住这诱惑吧,
倒是胖婶其实挺不错一妇人,一直不愿意出卖我,后来被打怕了才无奈告之。
我不怪他们。”
“你还会用胖婶?”
“嗯,她随时可以再回来工作,待遇不变,至于秃头,我会稍加惩戒的。”
“你倒是挺大度的。”李世民佩服,
“你的这作坊的秘方已经泄露了,我虽派人去打招呼,但估计韦家也未必会理会,你打算怎么办?”
“也不是啥大事,做不成独家生意,那就各凭本事竞争嘛,到时可能会打价格战,但我相信最终也还是要看品质看服务的,金杯银杯不如好口碑,我有信心继续做下去,”
杜如晦道:“韦家若真要抢你买卖,到时你可能争不过。”
“左右不过是点小买卖,不做了也就那么大的事。”
李世民竖起大拇指,“有胸襟有气魄,更有格局,我很欣赏。”
天黑前,李世民还是走了。
次日一大早,
李逸刚醒来,罗二就过来找他。
“韦家来人了,在外面侯着,这次好像是来的韦氏家族的一个公子,不是管事。”
“让他稍等,我洗漱后便来。”
李逸慢腾腾的洗脸刷牙换衣服,还去桥头喝了碗豆吃了两个田鸡胡饼,又喝了碗浆水,甚至还跟三娘聊了会如今桥头摊子的买卖,
然后才慢悠悠来到东院南房客厅。
韦家来人二十多岁,身着绫袍,腰间一条金銙蹀躞带,李逸虽没做官,但也算是对官有点了解的人了。
一眼看出对方肯定是个官员。
“在下李逸,抱歉让你久等了,不知贵客尊姓大名?”
那人起身微笑道:“弘农杨氏杨弘武,官职左千牛备身,封爵苍山县公。我阿兄在朝为太子通事舍人,封爵清河郡公。”
李逸疑惑的看着他,不是说韦家来人,怎么却来了个弘农杨。
“不知杨县公何事?”
杨弘武招了下手,一直侍立一角的一个中年男子提了个小箱子过来。
当他面打开,里面金光一片。
“我是受我舅父礼部侍郎韦公之请,来平一桩事的。这是十根金条,每根五两,足金。”
李逸听到礼部侍郎韦公之名,便知晓这是为昨天作坊那事来善后的了。
他没吭声,
杨玄武笑着又道:“我舅父跟舒懿公那边同是勋公房一脉,同一个祖父的堂兄弟。舒懿公府上人找到我舅父,说那事全是个误会,是下面不懂事的奴才自作主张,胡作非为。
舒懿公府上希望我舅父出面,能够跟浅水县男讲清楚。
这五十两黄金呢,是买你作坊方子的钱,其实一点豆腐生意嘛,韦家没有谁会放在心上,那所谓方子也根本值不了几个钱,但既然事已至此,韦家还是愿意拿出诚意来,
这五十两黄金,也是一点歉意,这件事呢希望就此打住。”
这带着几分施舍味道的补偿,李逸听了不由的笑了。
还真是门阀大家,高高在上啊。
他们用五两黄金偷到了李逸的方子,现在顾及到秦王的面子,这才拿了五十两黄金出来,
要没有李世民插手,他们哪会在意李逸一个什么浅水县男爵。
甚至这件事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姓韦的站出来跟他道个歉,而是派了个姓杨的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