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血溅金殿
九月初一,
朔朝会,
皇帝召京师文武职事九品以上,朝参。
李逸不是职事京官,连初一十五的朝会也没资格参加的,但今天他以西征凯旋立功将士的身份也接到旨意参加。
很明显,今天这场朝会,是关于上次征讨的。
李逸也是早早起来沐浴更衣,换上了一梁进贤冠,配公服,把金銙蹀躞带也系上了。朝参,就不能穿圆领官袍配幞头这样的常服了。
姬氏比李逸还激动呢,凌晨就给他熨烫好了衣服,还特意熏了香。早上还帮他拿洗脸、修须。
“阿郎这块红色澡豆好香,清净干净,还格外留香,是在东西市哪家铺子买的?”
“这不是在东西市买的,”
“宫廷赏赐的么?”
“这是我师傅以前自己配制的,名叫香皂,我打算有空也来试制,你觉得怎样?”
“如果阿郎真能制出此等的,那这香皂肯定能风靡长安,引无数贵妇千金们抢购。东西市的澡豆面药,甚至是宫廷里用的,都未必比阿郎这块好。”
“嗯,这样说我可信心大增了,那回头有空我就试制。”
姬氏出身名门,祖父封爵汾源郡公官拜司农卿,父亲也官至鹰扬郎将,公公是民部尚书、大将军,对于朝廷礼仪较为了解,仔细提醒李逸,
“这规矩也太多了吧,放屁都不许?想放屁怎么办?”
姬氏红着脸,“夹着,慢慢放,不能有声,否则会被殿中侍御史弹劾失礼,重则丢官轻则罚俸,”
姬氏提醒他参加早朝前,最好不要喝水吃东西,否则朝会时想要入厕,那到时可就非常失礼了。
“这大早的参加朝会,不吃东西,那不饿的难受?”
“饿也没办法,总比在朝堂上尿急屎急要好。”
“也是。”李逸想想觉得很有道理,这大殿上挤那么多官开朝会,你放屁我要拉屎,这会还怎么开。
“幸好我平时没资格上朝。”
大唐平时朝会,只有京官五品以上职事文官,以及中书、门下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太常博士、员外郎,才有资格每日常参。
非职事官的散官、勋官、封爵,还有武官,都没资格。
只有初一十五,京官九品以上文武职事官才都需朝会。
李逸不是职官,要不是这次因是行营立功人员,他也没资格。
姬氏给李逸穿戴好,又仔细检查了几遍。
李逸肚子突然咕咕响,
“还是垫巴一点吧,要不这朝会上肚子一直响,估计也很失礼吧。”
“那阿郎少吃一点,尽量吃点干的。”
李逸最后让玉漱给他装了一小口袋的炒米在身上,实在饿了就嚼两口。
外面天还没亮,此时才四更天左右。
但姬氏已经催他出门了,“百官得在宫门等候,到时还要查验门籍鱼符,可不能迟到了。”
李逸只好摸黑去上朝。
刘黑子和陈良一人打一个灯笼随同,三人都骑马前往。
他的仗身张义全和曹大行,回京后就走了,他解了行营参军职,这仗身待遇也就没了。
没有职事,是没有庶仆、仗身这些官给随从待遇的。
刚上马,
对门李靖也出来了,
这位现在可是正经的五品右武侯卫翊府开府府仪同,一身绯袍,比李逸身上这绿袍可好看多了。
人家骚粉,他蛤蟆绿。
“李公早。”
“啊,无逸你也这么早。”
李靖出行,排场可比他强多了,八个家丁随行,前后四盏灯笼。
不过大家都骑马,
唐朝的官员上朝,没有坐轿子的,或者说这时代武将骑马,文官坐车,就没有轿子。
顶多宫里才有,但人抬的叫步辇。
臣子可没资格用。
两人骑马走边走聊,走到坊中心十字街,又来了几支上朝的队伍,
“李开府、李参军!”
有人主动叫他们,上来打招呼。
“在下褚亮,这是犬子褚遂良。”
“原来是坊西褚公。”
褚遂良家也住在平康坊,在坊西南,李逸跟李靖是在坊东南。
褚家爷俩大业末贬到陇右,然后成了薛举的官,褚亮官还不小,是黄门侍郎,在泾州,薛仁杲投降后,褚亮爷俩就很积极主动的向李世民靠拢,
李逸在行营也没少跟他们见面,这次回来李世民也特意带上了他们。
褚亮被李世民征辟为秦王府六品文学,褚遂良则是八品铠曹参军。
今天去上朝,是以唐朝官员身份,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李逸对褚亮,以前不太了解,但前世就知道褚遂良,凡是跟武则天有关的电视剧里,肯定有褚遂良,他曾是李世民心腹,后来成了高宗李治的宰相,他还是国舅长孙无忌的政治同党。
当然,褚遂良还有个身份,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
历史上瘦金体字,其实也源出于褚遂良书法。
而现在褚遂良还是个年轻人,虽好书法,但也还没到开宗立派的地步,反而对李逸的瘦筋体,格外喜欢,在泾州和回来路上,褚遂良一直主动找李逸学习呢。
一路上,不断有新的上朝官员队伍加入。
东城这边贵族官员多,等快到皇城时,路上居然还有点拥堵了。
等到了宫门前,
那真是到处是人,
好多官啊。
真是不到京城不知官多,
宰相等一些高级官员,还有间待漏室去休息等候,
李逸他们这些小卡啦咪就只能在门外排队等候了。
大约五更,
宫门打开,
值守的监门卫、城门局的,还有左右卫的、内三卫五府的,一群人开始配合查验身份,
每个人身份都要核查,
李逸没有出入宫禁的鱼符,门籍那里没他档案,
他这样临时参加的只能拿出自己的官告,等宫门官员拿着单子核实。天渐渐亮了,
等天大亮,
终于朝会开始,
李逸品级太低,直接在殿外广场上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