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杜淹大义灭亲
洛阳。
已经官升吏部尚书的杜淹一身疲惫的回到家中,妻子郭氏迎上来。
“杜曲母亲来信了。”
杜淹嗯了一声回应,满脑子还是如今中原复杂的形势。李密大败宇文化及后,不仅大量江淮将士投李密,还有许多禁军骁果也降李密,
甚至连王世充的兄长、子侄们也都落到了李密之手。
当初王世充从江都奉旨出兵讨伐流贼,身边也就带了两个儿子和一些侄子后辈,其余家眷都留在江都,宇文化及弑君后北上,也带着王世充的家眷,此前童山大战,被留在滑州。
及士及败,滑州落入李密手中,王世充的一家子也落到李密手中。现在王世充虽兵变夺了洛阳大权,可面对李密也是有心无力。
本就数次败于李密之手,现在王世充的兄弟子侄也落入他手,
杜淹头痛,这洛阳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阿郎,今日大房那边过来借粮了。”
京兆杜氏不少族人在洛阳,当年杨广迁都洛阳,杜氏不少人在洛阳为官,及天下大乱,杜淹等滞留中原。
郭氏说的大房那边,是杜淹父亲前妻所生长子一房,他同父异母的大哥已故,有三个儿子,长子和三子都在洛阳,只有二子大业末外放地方为县尉,后弃官回杜曲老家。
因为母亲的关系,杜淹跟大哥那房向来也关系不好。虽那两侄子同在洛阳,可平时很少往来。
但如今洛阳饥荒,根本买不到粮,只有少部份粮出售,但每石已贵达八九万钱。
事实上,洛阳现在市面上大多是大业白钱,掺铅锡太多泛白,且重量一千钱只一两斤,甚至有许多是私铸的伪大业钱,千钱仅重一斤的,这越发的让洛阳的粮价混乱。
杜淹是吏部尚书,朝中八座之一,自然会优先保障他。
可他的两个侄子,却仅是小官。
杜淹没有马上回复妻子借粮的事,其实杜淹家粮食也不多,整个洛阳城现在都饥荒,
特别是在李密击败宇文化及,而王世充又兵变内讧后,人心惶惶,手里有粮的都四处埋藏,哪里还会拿出来卖,都知道洛阳接下来可能又有大战,
粮价再贵,可这种时候钱又哪有命贵。
现在洛阳黑市上的一些粮食,其实都是守军跟李密的手下偷偷交易来的。
杜淹打开母亲寄来的书信,
如今中原战事频繁,书信往来也十分不便,
这封家书也是很艰难送到。
看完家书,杜淹面色阴郁。
“阿郎,发生何事?可是母亲身体不适?”郭氏担忧的问,郭氏既是她婆婆,也是她的亲姑姑,两人关系向来是很好的。
杜淹胸膛起伏不定,满腔怒火。
“十娘爱上了一个田舍儿,还是个刚还俗的小道,”杜淹一巴掌拍在桌案上。
“这怎么可能,阿娘难道不管?”郭氏急问,“阿郎之前不是去信阿娘,说要跟韦氏舒懿公府上二公子联姻吗?”
杜淹很疼爱这个嫡次女,但知道老母亲也疼爱孙女,就特意留她在家中陪母亲。
可谁想,现在却出了这种事情。
更气人的是,大房那边的二郎,却也横插一脚,居然忤逆祖母,还把被禁足的十娘带去长安。
“他杜如晦真是好大威风,趁我和六郎不在家,居然敢当家做主了,丰乡侯府,什么时候轮的到他当家。老夫人还在呢,就算老夫人不在了,那也轮不到他个晚辈!”
“十娘的婚事,自有我这个做父亲的安排,哪轮的到他插手。”
杜淹很生气,尤其是在郭氏跟儿子告状时还有些添油加醋,说这个孙子是如何的忤逆不孝,是如何的强行把十娘带走。
还有她本来让三郎去解决那个田舍儿,可杜如晦居然也从中阻挠,还搬出秦王,把韦杜两家都弄的灰头土脸。
“可恶!”
杜淹十分孝顺母亲,也疼爱女儿,可此时他七十九岁老母,十五岁女儿,在家里却被杜如晦这个侄子可欺负了。
他不觉得十娘去长安杜如晦宅是自愿的,肯定是被他强行带去的,就是看自己在洛阳回不去,他就敢擅作主张,
母亲说杜如晦跟那个田舍儿李逸关系很好,那他有理由怀疑女儿是被杜如晦设计了,故意用个田舍儿来勾涉世未深的十娘,
目的自然就是打压他这脉,还是要争夺家族继承大权。
他杜淹的女儿,丰乡侯府嫡孙女,结果嫁了个野道士、小村长,这事情传出去,他杜淹哪还有半分脸面?
他杜淹将成为整个关陇贵族世家们眼中的最大笑话。
此时他恨不得飞回长安,可惜走不了。
“孽障,”杜淹狠狠的又锤了一记桌案。
郭氏看完信后,也是愤恨不已,本来两房几十年恩怨纠缠,向来不睦,可现在大房打主意打到女儿头上了,还忤逆姑母,这可就太过份了。
杜淹在家寻思一夜,
次日一早就赶往太尉府面见王世充。
如今的王世充被封为太尉,开太尉府,朝中事务无论大小都决于太尉府,可谓是彻底掌握洛阳大权。
“太尉,下官有要事禀报。”杜淹神色匆匆。
听完杜淹的禀报,王世充也有些惊到了,“你所言当真?”“太尉,杜大郎虽是我亲侄儿,但他暗里跟在长安的弟弟杜如晦勾结,一心想要背叛太尉,出卖朝廷,我虽是他亲叔,知晓了也不能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