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如今还是挺有面子的,很多人特意主动前来贺喜送礼。一顿热闹的八大碗吃完,
李逸也要开始出门去杜家迎亲,虽说习俗是黄昏时把人迎回来,但要想接到新娘子,也还有很多考验的。
刘黑子特意给他逸选了一匹枣红马,鞍也换了一副漂亮的新鞍。
租的马车,也是装饰的非常豪华。
一群年轻人跟着李逸去迎亲。
安民坊,杜宅。
杜丽昨夜几乎没怎么睡,兴奋的根本睡不着。
天还没怎么亮,
十娘便准备试嫁衣。
按习俗,唐人官员家女儿出嫁,可以穿和她母亲身份地位相符的命妇服,若母亲无诰命,九品以上官员女,可以穿青色大袖连裳。
若平民女子出嫁,则也可以借服,用金银琉璃装饰钗,配上青裙,青鞋,青袜。
十娘的父亲在洛阳朝廷为三品吏部尚书,母亲是洛阳朝廷封的郡夫人诰命,
祖父是县侯,祖母也有个郡夫人诰命,按理,十娘是可以穿郡夫人的诰命服饰出嫁的,
也就是七树的钗翟衣礼服,
七树、两博鬓,
青色翟纹的大袖衫长裙,臂挽披帛。
十娘的嫁衣早就开始备好了,
所以就算这次很仓促的订婚出嫁,嫁衣也是齐备的。
十娘满心欢喜的推开房门,
内院静悄悄的,连个人影都没有。
“疏影?”
叫了几声也没人回复。
她皱眉,沿着回廊前往中堂,家里一点结婚的装备装饰都没。
中堂门口,
一名仆妇拦住去路,
“十娘,老夫人今日身体不适,正在静休,吩咐不得打扰。”
“阿祖哪里不舒服,我要去看望。”
“老夫人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包括十娘。”
杜十娘愣住。
“我三叔母呢。”
“三娘子有事出去了。”
“那我三叔呢?”
“也出去办事了。”
“疏影呢?”
“老奴不知。”
“那我阿姆呢?”
十娘说的阿姆是从小一直教导她的妇人,结果是这个阿姆也不在府上,
“我今日出嫁,我的钗礼衣呢?”
“嫁衣一会给十娘送过去,”
杜十娘想去东院找二嫂,自从老夫人接来后,杜如晦夫妻便搬到东跨院住,让她们祖孙住在中院。
可门口又被健妇拦住,不让她出去。
杜十娘气的浑身发抖,冰雪聪明的她,哪里还不明白这是祖母故意的。
索要百万赔门财,百万彩礼,又不给嫁妆,现在出嫁的日子,也是这般冷冷清清。
她回到自己屋中,
连个能说话的身边人都没有,
阿姆不在,疏影也不在,
本来大喜的日子,早上新娘子要吃心的汤圆,寓意团圆美满。吃过后,家人会给新娘妆扮,
换嫁衣前,还要涂抹海棠粉用线开面,梳洗时还要用红绿线绑头发,一边梳头,一边说吉祥的话,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没有心汤圆,也没有人来给她开面、梳头,更没有祝福话,
就这么冷冷清清的,
杜十娘只觉满腹委屈,
终于趴在梳妆台上大哭起来,无尽的委屈无处诉说。
以前她是老夫人的掌上明珠,是杜家的千金,可现在却连一个人关心都没有。
眼看着已经天色不早,
才有一个仆妇送来了嫁衣。
可杜十娘一看,这并不是以前准备好的三品郡夫人的七树钗钿礼衣,
只是给庶民女子结婚穿的青色连裳,青色的鞋袜,革带,金银装饰的钗。
钗连裳,
不是七树钿钗、青色翟纹礼衣,
连一般官员女的大袖连裳、钗两博鬓都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