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天生郭奉孝 > 第 三 章 阶级问题

第 三 章 阶级问题(1 / 1)

想来想去还决定不了该干什么?谁让当初自己物理化学一塌糊涂,真是书到用时方狠少啊。对了,既然什么都干不了,那么我去参加黄巾起义如何?可是我现在的阶级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了。从一个光荣无产阶级变成了彻底的腐朽堕落的地主阶级,是比万恶的资产阶级还要可恶的剥削阶级。既然已经成为了地主阶级的一员,自然还是暂时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好了。而且从黄巾起义后期的发展看,彻底推翻东汉王朝的时机还不成熟。

对了,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致使大批农民沦为奴婢或徒附(农奴),以前看三国的时候有糜夫人出嫁家中陪嫁有三千精壮家丁。这些人说的好听是家丁,其实说白了和奴隶差不多,是生是死全凭主人一句话,不然也不可能当嫁妆送人的。而我们家好歹也是地主阶级,想必田地和家丁也要有不少吧

先跑到母亲那里问清楚了家里田地的数量,不算多也不算少,家里有上好的水浇地一百亩和普通的旱田三百亩。而意外的是只有家丁二百于人,其中轻壮年七十于人,其他都是些老人孩子和妇女。比起出手就是三千精壮家丁的糜家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还不错,这些家丁训练一下就可以成为私人武装。但目前还不是时候,一是我年纪还小做不了主,二是现在还没到天下大乱的时候,要是谁敢明目张胆的大规模锻造武器和训练家丁非被满门抄斩不可。不过以习武为名弄上些刀枪什么的,应该不会是什么大问题。再弄几个小孩子在身边教导一下也是不错选择的,而且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军事训练。别看本人以前只是个军医,但军训还是参加的不少。那些个立正、稍息、齐步走还是懂得一些的,你还别小看这些个基础训练,部队的战斗力和令行禁止的作风还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基础训练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

算算黄巾起义那年我也才十四岁,想在那时侯想有所作为是没什么指望。不过诸侯会盟讨董卓的时候去看看三英战吕布还是有希望地。

当然首先是要充实一下自己了,跟着先生从一个字一个字、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学起。不要告诉我说这些不用学了,这些个可是繁体字和古文啊。就这样读书习字,不时的将少年家丁聚集在一起进行一些训练。

对于现在的母亲,谈不上什么感情。毕竟前生已是三十好几的人了,让我开口叫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人叫妈已经很为难了,加之母亲对我管教很严,所以平日里也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按我的想法是古人成亲都早,到时候努力生产多弄几个小毛头出来让母亲高兴就是了。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母亲因父亲早逝伤心过度,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加上操持这么一大家子的事物也是积劳成疾,还不听我的劝阻大量服用炼丹士所炼的丹药,于光和三年去世。可怜年馑十岁的我却已是一家之主了,伤心之余立誓守孝三年,并自表字为奉孝。

母亲去世后关起门来就是天大地大我最大了,在守孝的同时我也开始为以后做大量的准备了。

首先是在农闲的时候将家丁中轻壮年也组织起来,练习队列,操练武艺。这些世代为奴的人并不因为我是一个自行加冠之礼的少年而不听命令。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几百年的奴化教育,已经使得百姓逆来顺受,在能有口饭吃还能活下去的时候无论他们所谓的主人让他们做什么都不会反抗的。虽然他们对于少主人逼迫他们无论走路还是跑步都必须先迈左脚,停止的时候必须右脚根靠左脚根,还有每天都要站成整齐的队伍,然后按照口令不停的在那里左转、右转、后转等行为觉得很可笑。但他们还是一丝不苟的努力完成着少主人的命令,城外农庄的晒粮场就成了这些人操练的操场了。

同时我在悄悄的转移着家产,黄巾一起象我家这样的富裕之家必然是劫掠的对象。而颍川又是黄巾三大主力波才重点活动的地方,记忆中最后波才就是在我现在住的这个城里作战时战败身死的。所以我不得不提前做些准备。看准机会高价变卖了田地房产仅留下城中的老屋以供读书,而暗地里安排早几年就跟在我身边培养有成的几个少年家丁携带财务转移到印象中没有黄巾起义的地区发展。

当然在外人眼中,我如此作为就成了一个十足的败家子了,在阳翟你要问郭嘉可能没人知道,但要问败家子--浪子郭奉孝那可是家喻户晓。

在此期间搜肠刮肚的百般回忆,终于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张辽,字文远,雁门郡马邑县(今山西朔县)人。生于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比我只大一岁,今年十一岁。据我所知,张辽少从丁原,在丁原死后归附吕布。可这一个少字就让我头大了,未行加冠之礼前应该都算是少了,不知道他还在不在原籍。正巧先前派出的家丁有几个就在附近不远,让人给他们捎了个口信设法寻找。也不强求,能拐来最好,拐不来也就算了。至于关羽、张飞、黄忠、许储、甘宁等象我这样的寒门子弟就是想招揽也是招揽不来的。至于赵云这位能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喜欢的武将目前估计在那个深山老林学艺呢,只能在以后看机会了。不久从雁门郡传来消息张辽已于去年追随了丁原在其帐下为一亲兵。

妈的!丁原个老东西连一个十岁大的孩子都不放过。就在我郁闷之时,却听到回报的家丁说在打探张辽下落时救起一落难生病之人。此人原本是去投效丁原的,在我家丁的忽悠之下外加为了报恩竟答应投靠于我。我本来对这种演义上经常出现的,在大马路上救下一人而后这人如何报恩的情节很是不屑一故,但听了那人的名字后下巴差点掉到了地上。那人姓高名顺,家境贫寒无表字。在问清楚这个高顺出生于永兴四年(公元158年)现年二十二岁,家住雁门郡,准备投靠丁原。这就错不了,这个高顺绝对就是在个统领陷阵营攻无不克,而最后在白门楼说:“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须多言?”遂引颈而受刑的高顺。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新插柳柳成荫啊。在三国演义中除了赵云另一个我最喜欢的武将就是他了,出场不多那是因为他跟错了人,而且这人一旦效忠就毕生绝不回背主投敌。绝对是放在身边安心,撒出去放心,诱惑面前不动心,怎么用怎么可心的四心级人物。

第三章阶级问题在线阅读

最新小说: 宗门白月光她不干了 懒懒小萌妃:误惹妖孽坏王爷 禁宫风云(女强np) 惊蛰(古言,1v1) 宝贝儿诱爱成婚 城终城 天价娇妻:戒掉霸道首席 一见倾心:腹黑魔王别想逃 嗜血鬼王之八夫侍寝 偷个皇帝做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