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无话。
过一个半月的长途跋涉后,五月底,太上皇的行鸾逼近山海关,第十兵团主官郑一石早早得到消息,出山海关十里迎候御驾。刘招孙对山海关防务颇为重视,此地为连接关内关外的要道,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本历史上李自成最终失败,便和这山海关撇不清关系。
“末将谨遵圣上教诲,一面加强第十兵团训练,一面敦促农会、商会,敦促农户屯田,去年一年,辽西新开荒田地三万亩,可养活······”
郑一石穿着身精良甲胄,黑色的披风遮住了他渐渐隆起的小腹,他带着两名亲兵在前面走,武定皇帝跟着他登上山海关城墙,林宇吴霄李自成三人紧随其后,充满警惕望向四周。
刘招孙认真听完郑一石禀告,又在这位老部下的带领下视察了关内商铺,对郑一石这段时日的表现颇为满意。
将近两年的南巡行动圆满结束。
五月二十七日,太上皇的行鸾由沈阳广积门入城,沿朝阳街,径由午门入皇宫。
顾命大臣钱谦益、周永春等,替代小皇帝出午门迎候,太后杨青儿、金虞姬以及太妃陈圆圆也在人群中。
刘招孙与群臣后妃一阵寒暄,当日便回了皇宫。
次日,太上皇与文华殿唤来小皇帝,询问刘堪近来的功课学业。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刘招孙喜出望外道:“背得好,钱谦益果然有两把刷子。”
刚满四岁的刘堪睁大眼睛,好奇望向全身披甲的父亲。
刘招孙自言自语道:“马上得天下,怎能马上治天下,堪儿,以后就让这些大儒好好教你,咱刘家也能出个进士人物。”
说罢,刘招孙下令重赏几位帝师,于文华殿设宴,宴请钱谦益、王时敏等人。
金虞姬笑道:“可别天天只知道读圣贤书,读成个傻子了。”
刘招孙不悦道:“不读书做什么?和我小时候一样?跟着道士四处鬼画符,骗人吃喝,给死人打待尸?(注释1)”
“什么是打待尸?”
旁边杨青儿好奇问道。
刘招孙怒道:“就是给死人唱歌,一晚十文钱。”
~~~
小皇帝到了出阁讲学的年龄,武定皇帝钦定钱谦益、周永春、汤若望、王时敏、担任帝师。
钱谦益是东林党魁,周永春是齐党头目,两人势如水火,一起负责教授小皇帝儒家教义,历史经典,王道霸道;
汤若望作为来华传教士学识最高的一批,负责教授小皇帝自然科学知识;
王时敏乃万历首辅王锡爵之孙,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书画造诣不在董其昌之下,专门教授刘堪书法绘画;
裴大虎则带着小皇帝蹲马步,练拳,每隔五日还要去大教场进行弓马骑射。
文华殿,钱谦益手捧经卷典籍,带着小皇帝诵读: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刘堪跟着读了一遍,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钱谦益充满关切道:“陛下哪里不懂?”
“钱先生,”刘堪犹豫片刻,挠头问道:“既然中庸如此好,父皇为何行事那般果决偏·····”
钱谦益连忙止住学生发言,抬头望向四周,确认周围没人,才压低声音道:“陛下糊涂,天底下哪有儿女议论父母的!”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太上皇东征西讨,为的就是创建更稳固的秩序····”
可惜刘招孙日理万机,根本没精力监督刘堪学业,汤若望很快被其他几人排挤出去。
就这样,刘堪每日熟读儒家经典,在几位“清流”大儒的熏陶下,与他爹所期待的千古一帝,越来越远了。
注:
1、打待尸:鄂西城乡悼念亡者习俗,生者鼓盆而歌,吟唱《待尸歌》,以寄托对亡者的哀思,起源于楚国屈原《国殇》。《待尸歌》由‘起鼓’、‘正腔’、‘煞鼓’三部分组成,演唱时有固定程式。主要唱一些人活百岁总有一死及神话传说,气氛庄重、肃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