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东征倭国、南伐安南,不可避免会和天猪教打交道,这群人认死理,如果这样屠戮了他们的兄弟姊妹,帝国接下来的扩张,怕是要更加艰难。
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
刘招孙重新回到御座,望了眼金虞姬,对帐内众人道。
“也罢,上天有好生之德,朕生性宽仁,俘虏留下一半不杀,送往辽东矿场,豪杰也不杀,就按孙首相的意思,分批送回均州,不过,北方两道以及釜山,朕要定了。还有岁币和人质。”
武定皇帝说话的时候,刘兴祚快速走到大帐门口,从一名蓑衣卫手中接过一份塘报,递给东方祝。
刘招孙将塘报展开,粗粗看了一遍:
“好,刚从水师那边得到消息,李倧乞求停战,想和朕谈谈。”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振奋。
鱼已经上了砧板,接下来怎么切,就要看大齐君臣的心情了。
“不容易啊。”
刘招孙将塘报摊在案几上,回想起泰昌元年那次带金虞姬归宁,泛舟汉江的画面。
仿佛就在眼前,本以为从此可以牢牢控制朝鲜,没想到后来又经历那么多变故。
想到这里,他低声对慈圣太后道:“这下有机会,和你再泛舟汉江了。”
金虞姬笑道:“雷霆手段,方显菩萨心肠,无论如何,夫君当行善事,不可滥杀无辜。”
刘招孙沉默不语。
多行善事,那就少杀几人吧。
武定皇帝大声宣布道:
“五日后,在江华岛与朝鲜和谈,谁愿意替朕跑一趟?”
李倧自知理亏,不敢北上,把和谈地点设在他的老巢——也是朝鲜历任亡国之君的最后归宿——距离汉城不远的江华岛。
孙传庭大声道:
“臣愿为大齐赴汤蹈火。”
侯询不甘示弱,他作为马士英一派,当然不能坐视孙传庭得势,也跟上去:
“臣愿去江华岛,与朝鲜议和,不辱皇命!”
武定皇帝笑道:“好好好,赴汤蹈火算不上,你们大胆的去吧,他李倧若敢动你们一根毫毛,朕便立即屠了汉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