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初生牛犊(1 / 2)

第641章初生牛犊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生计被夺了,自然会流血,会出人命!我在外臣面前故意轻描淡写,是为减少废漕阻力。可是事情做起来,却不像说的那样容易。堪儿,你真想清楚了?”

“乔阁老生前曾与儿臣长谈,讲述当年浑河血战情形,想当年开原军草创,何其艰难!儿臣再难,也难不过当年,愿为父皇分忧!”

广德三年正月初一日,慈宁宫。

按照老家均州习俗,大年初一清晨,刘招孙带全家人吃了顿饺子。

长公主刘雨霏赶在年前回了南京,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

儿女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刘雨霏不愿听母后催促成亲,吃了饺子,便和布木布泰黛芙妮德川千姬几个去御园听昆曲。

金虞姬杨青儿对昆曲不感兴趣,拉上陈圆圆柳如是,四人凑齐一桌打马吊。

偌大的慈宁宫主殿就剩太上皇广德帝和几个近侍。

听闻刘堪有意主持废漕,刘招孙决定劝劝小皇帝。

广德二年刘堪主持的清丈亩,虽然顺利推行,然而中间起了不小波折。

苏州暴乱,死伤千人,王衡裹挟一批缙绅逃亡倭国,总之结果不尽如人意。

刘招孙对儿子的执政能力并不怀疑,只是废除漕运,兹事体大,可不比丈量一州一府土地简单。

稍有不慎,就不是死伤千人了。

“你有这份孝心,我很欣慰,只是废漕之事,关系重大,要三思。”

刘招孙抬头望向旁边侍立的东方祝:

“大总管在临清多年,对运河事务了如指掌,南北运河相差不多,你不如听他说说。”

刘堪听了父皇这话,望向东方公公,起身拱了拱手。

东方祝连忙还礼:“陛下折煞小臣了。”

太上皇挥手,对两人道:

“广德帝既对漕事感兴趣,大总管就给他细细讲来。大齐幅员辽阔,兆亿百姓,身为君王,博闻强识是必需的,然而术业有专工,若遇到不懂的事情,要多向有经验的臣下请教。”

“儿臣谨记。”

刘堪躬身领命。

东方祝又对小皇帝行了礼,抬头瞟太上皇一眼,这才终于开始讲述:

“前朝运河开辟之初,本为方便朱元璋北伐运粮饷,后是方便朱棣靖难,所以最初负责漕运的都是军人。朝廷单独设置漕运总兵官官职。正统四年,以济宁为界,南北各设一名侍郎管理漕运,后由文官担任漕运总督。实行文武双轨制,至万历年间漕运总兵废除,一切事宜均由文官负责。”(注1)

东方祝说到这里,停顿片刻,总结道:

“和前明官场一样,在漕运上,也是文贵武贱····”

刘招孙催促道:

“捡要紧的说,事无巨细,你想考策论啊?”

东方祝尴尬一笑,连忙笑道:

“圣上明察秋毫,实不相瞒,这前明漕运的往事,都是臣前日询问大学士,他给臣写下来,臣背诵熟悉的。”

“钱谦益?”

东方祝连连点头。

“钱谦益知道的还挺多。”

刘堪听得聚精会神,琥珀上来献茶,都没有察觉。

刘招孙敲敲茶几,催促道:

“好了,继续说,捡要紧的说,说漕军。”

东方祝答应一声,继续道:

“征粮由漕军负责,漕军为运河沿岸124个卫所的卫所兵,由于是卫所兵,虽在船上,却受当地卫所管辖,各级官员克扣军饷。大明律还有条文规定,如果漕船粮饷减少,漕军付一半责任。”(注2)

刘堪听到这里,若有所思道:

“怪不得运河走私猖獗,这些人要活命,不得不如此啊。”

东方祝补充道:“漕军被压榨过甚,成了叫子兵,名存实亡。”

刘堪睁大眼睛问道:“既如此,为何不把漕军拆撤,重新招募?”

“陛下有所不知,前明每船漕军一名,余九名选募水手充之。也就是说,一只漕船上额定的十名水手中,除了一名负责人是漕军,剩下的九个都是临时招募而来。裁撤一个,便断了其他九人生计。漕河全盛时,粮船水手,河岸纤夫。市镇百姓,跟漕军搭上边的,何止几百万人!”

太上皇挥手让大祭司取来张地图,徐徐展开,稠密繁盛的南运河展现在几人面前。

“南运河帮派林立,兴武三帮、凤中二帮、赣州帮,罗教白莲教,鱼龙混杂,几百万人的生计,动了,便是天崩地裂,不动,吸血虫继续生长,最后会吸掉齐国小半条命。”

东方祝连连点头:“太上皇所言甚是。臣在临清多年,见惯了这些闲民,漕军、帮派、牙商相互勾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些人多为强悍无赖之徒,让他们丢下运河挣钱生意,重新去耕田,只怕朝廷无力约束。有蓄积的,会把财产变卖,挥霍一空。没积蓄的,煽动闹事。”

刘堪兀自不平,以为这是危言耸听。

“既如此棘手,父皇当初是如何废除北运河的?”

东方祝静静望向太上皇。

刘招孙沉默许久,思绪飞到了遥远的过去。

最新小说: 疯批狐妖食我心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我欺辱过的雌虫穿世界来找我了 配偶养成系统 农家哥儿在末世 据说我的人设是爱而不得 坏了,冲着我无心道来的 神明来自亿万年前 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 重回老板年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