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言官御史们就不会这样看了。
平心而论,无论是宽甸六堡,还是宁远锦州,驻守的成本,都是明廷无法承受的(宁锦防线虽扛住了野猪皮,却在明帝国东北角开了个口子,辽饷加征,不断放血,直至李自成攻破北京)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作为当局者的李成梁和高第,才选择放弃。
当然,后世人们在讨论这段历史时,喜欢简单当事人物的品行优劣来说明一切。
好像不计成本的坚守就代表忠义勇武,放弃则是怯懦无耻。
毕竟,这样的解释,更容易煽动人们的情绪·········
齐孟不准备和后金死磕到底。
他没有浪漫主义色彩,他不是刘招孙,没什么主角光环——如果说有的话,大概只有主角光环的百万分之一,东部世界的玩家同时在线人数,早已突破百万人。
所以宽甸六堡也好,宁远锦州也罢,都不值得死守。
死守的结果只有死,不是所有人,都是圆嘟嘟那样的天降猛男。
~~~~~
离开萨尔浒战场前,齐孟没忘收下“那位依柳将军”金应河:
贼以铁骑蹙之,左营兵遂败,死亡殆尽。应河独倚大树,以三大弓迭射,应弦穿札,死者甚众。贼不敢逼,乃从后剌之,铁抢(枪)洞胸,犹执弓不释,虏人亦皆叹惜,相谓曰:“若有如此数人,实难抵当。”称之曰:“依柳将军。”(注释2)
金应河在主帅姜弘立暗通后金、出卖明军的情况下依然决意死战到底,他背靠柳树射击后金军,后金兵绕到树后将他杀死。
最后时刻,他依然抓着弓不放,世称“依柳将军”。
当然,收下这员猛将,齐操守是经过了一番“友好协商”的。
“金将军,如今姜弘立已伏诛,大军不可一日无帅,你可统率大军,助本官平定刘贼,都督的位置就由你来坐了!”
裴大虎沈炼等人手按刀鞘,虎视眈眈。
金应河神色不变,淡淡道:
“金某不才,率一偏师足矣,都统帅是做不得的!况且姜元帅已死,我身为副将,难逃干系,齐将军不必强求····”
齐孟冷冷一笑:“既然金将军愿意追随姜弘立,本官便成全·····”
说罢便要挥手。
“不过,”依柳将军觉察到危险,连忙改口:
“刘綎那厮在朝鲜时,鱼肉我国百姓,纵容部下强抢民女,欺行霸市,草菅人命,偷吃泡菜,无恶不为·····今日背叛大明,人神共愤!我虽为朝鲜将领,也当为天朝杀贼!”
“好!好!好!”
齐孟抚掌大笑。
他按住家丁兵刃,上前搂住朝鲜人肩膀:
“当年在平壤时,便听闻将军大名,军中都说你少年英雄,今日一见,果然不凡,有你们襄助,刘綎死期不远!”
“将军可敢随我回沈阳!建功立业!”
金应河声如洪钟:
“敢不奉命!”
注:
1、《医闾漫记》明·贺钦
2、《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3026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