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回归
七月流火,刘无忌安插在乾清宫中的小太监带来了广德皇帝病亡的消息。
“皇帝驾崩后,宫中秘不发丧,大臣们照旧上朝,每日前往武当山的人络绎不绝。”
刘无忌端坐行营之中,听到这个消息,眉头微皱:
“他们去武当山作甚?那康光绪也想出家不成?”
出家当然是不可能的出家的,这辈子也不可能出家,像康光绪这样恋栈的大臣怎可能轻易放弃功名利禄,刘无忌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妹妹熙宁公主。
小太监回道:“大臣们是去找熙宁公主。”
“熙宁公主,她不是要效法太祖皇帝,一心修玄吗?”
听到父皇数日前便已驾崩,太子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一丝悲伤之色,然而听说大臣们去请熙宁公主,刘无忌脸色顿变。
小太监不敢应答。
“你留在本宫身边听候调遣,不要回天心城了。”
斥退小太监,刘无忌陷入了沉思。
熙宁公主绝无可能成为与自己争夺帝位,然而康光绪等人不得不防,毕竟康大学士和他父亲康应乾一样,都是热衷权力之人,绝非什么善类。
这些天萦绕在太子心头的种种疑虑在此刻终于烟消云散。
“怪不得前些天康光绪频频催促本宫返回燕京,果然不出所料,原来是天心城有了变故!父皇已经不在,那群奸臣却秘不发丧,到底是何居心?!”
左右谋士皆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不立即起兵,江山社稷恐为妇人所有!大行皇帝死不瞑目啊!”
“殿下,如今广德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请殿下早日返京,主持大局。以防康光绪等一众奸佞借机弄权。”
刘无忌恨恨道:“父皇早死几日便好了,省得本宫再跑回去一趟。”
在太子看来,广德皇帝驾崩,自己继承皇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让刘无忌感到恼火的是,父皇为何不在生前宣布诏书,非要来回折腾自己。
他还不知道刘堪在遗诏中已将皇位传给熙宁公主。左右幕僚皆劝道:“天心城易守难攻,殿下还是以清君侧之名入主京城为好,多带些兵马。以防不测。”
刘无忌不屑一顾道:“本宫乃大齐太子,是父皇定下的储君,父皇驾崩,本宫继位,有何顾忌?”
“只怕康光绪狗急跳墙,捷足先登,拥立熙宁公主。”
刘无忌大咧咧摇摇手,他根本不把康光绪放在眼里,至于他的妹妹熙宁公主,一个女流之辈,痴迷道法的愚妇,能掀起什么风浪。
“燕京数万兵马已在路上,各省官员皆厌恶新政,本宫手握重兵,人心所向,此时回京,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刘无忌胸中涌起无限豪情,刹那间仿佛太祖皇帝附体,霍然起身,命令左右亲兵给自己穿戴好铠甲,不顾幕僚劝阻,毅然迈步走出营门,率东宫仪仗折返天心城。
~~~~~~~~~~~
广德二十二年八月,在康光绪等人的苦苦哀求下,熙宁公主终于离开武当山,抵达天心城,结束了她长达十年的漫长清修。
初五日,熙宁公主在群臣簇拥下,由广安门入宫。
初七、初十日,天心城内官民、宗戚、朝鲜安南四夷使臣、僧侣、道士请求拥立公主为帝。
熙宁公主以广德皇帝大丧为由,坚决推辞。
不久之后,京城百官纷纷奏称“近日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乃天赐祥瑞。
十五日,熙宁公主夜梦太祖显灵,刘招孙在梦中将一枚十多斤重的传国玉玺,亲手赠予他的孙女。并叮嘱熙宁公主:
“吾孙当为尧舜!”
九月初,熙宁公主方准官民所请,于九月初九日登上则天门楼,宣读广德皇帝遗诏,大赦天下,登基称帝,改元天授。
十一日,群臣为熙宁公主上尊号为“圣神皇帝”。她以天心城为神都,废除太子刘无忌等宗室属籍,宣布太子一党为大齐叛逆,予以讨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