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大军过河东郡,一路浩浩荡荡,而华雄的兵却是在逐渐地减少,半数的兵被派往各重要关口以及长安驻防,因为随着时间的推进,西凉军也好,匈奴王也好,差不多也到了雍州地界,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导致他们逼进长安,或是朝他华雄的领地进攻。
根据最新的情报,西凉军现在离武关不过五十里,按理来说,怕是已经在筹划打吕布了,而吕布也是在这时候急了。
西凉军是啥样,恐怕没人比他更清楚,他早前就曾派不少人去和曹操联系,可曹操那边却说他是造反叛逆,连皇上都抓了,还有什么好谈的。
吕布虽然弄不明白,却不肯去多做解释,直到西凉大军到了他的门前,他才放低身段去向曹操解释,华雄的情报毕竟有限,事实上最开始压根就是吕布亲自去曹营,那才由不得曹操不相信他,因为他等于是把自己性命交给了曹操。
袁绍华雄的军队经过安邑时,华雄带着刘备等一干人等进去参观了一下,很是显摆的姿态,让刘备等人对华雄的形象又加了许多分,顺便还去天上人家腐败了一回,大家这才上路,不日便抵达宛城外。
大军突然出现,离得近了,消息自然是封锁不住的,而曹操也在适当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坐在大帐里得到消息的曹操不禁捏了捏拳头,事情向他所预料的最坏的方向发展,他第一个觉得可恨的对象不是袁绍,而是华雄!又或者审配沮授。
来迎帝,他最大的敌人是袁绍,和袁绍合作的战役,他是从来没讨到过好处的,就像十八诸侯讨董,明明大家长驱直入就能把董卓挑了,可袁绍作为盟主,就是不肯发兵,即使明知华雄来洛阳把他们全都涮了一把,他们依然在那被火烧的洛阳搜刮些乱七八糟。
当时只有曹操趁胜追击,却因为兵不足而退,如果不是如此,当时他和袁绍率大军追上华雄,压根就没现在的华雄。
而在十八路诸侯作战时,曹操也更加确定,袁绍这个人虽然优柔寡断,却也很心毒,会受损的战役让别人去冲,自己就保存实力,专拣大便宜。
这次曹操最怕的就是这样,袁绍在后面催,他兵少,实力不足,一个不好就只能损兵折将,大损英名,白白便宜他袁绍。
派荀攸去就是想让袁绍和自己分兵两路,可没想到还有个华雄也跑去和袁绍套近乎。
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不过有道是你精我也不笨,曹操也有曹操的对策,闻得消息后就率众去迎接袁绍,同时也派人去通知吕布。
“袁公,不如大军进宛城,一来更加安全,袁公可以放心,二来也让士兵们安歇一下,这长途跋涉地,可真不是一般地累人。”
此时的华雄正在向袁绍表现着他的大方。
袁绍一想也好,入得城中也有城池可守,大家可以放心地休息下,当下便答应下来,大军直入宛城,等到曹操赶到时,荒野之上哪还有军队的踪影,待得听到探子回报,这才望着宛城恨恨地说道:“华雄啊华雄,我先前还只是对你之用心有所怀疑,如今我便更加肯定了,你这是成心要断绝我和袁绍旧时的关系啊!”
看似一点小事,其实却有着莫大的意义。
按照常理,曹操依然可以进宛城去见袁绍,按照他们以前的关系以及现在的情势,袁绍也不会为难他,可有华雄在,事情就会大不一样,在华雄来想,只要你曹操敢来,就算拼着宛城不要,也要让你走不出宛城。
在曹操来想,他对华雄有点忌惮,汜水关被奇袭一事犹如梦魇一般,让他深深记得雍州有个华雄,加上这两年,非必要他也绝不会冒险去华雄的属地,天晓得华雄有没有对他起什么心,这是他多疑和稳妥的习惯,毕竟他和华雄还没有正式地见过一次面,更别提打交道什么的了。
而在袁绍来看,这是他能防备一切意外的一个方式,华雄要是要和他为难,早在两郡之内就动手了,不会到这来,而他的军队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个城池可待,自然是安全得多。
时机不同,万一曹操率大军拼着后果严重点也要来干他的疲乏之军,那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三方各有心思,曹操亦只能拨转回自己营地,仅派人去宛城向袁绍问个好,并再度派出荀攸去问问袁绍怎么会突然跑这来,问这个问题自然是没意义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袁绍是要玩他的老伎俩,驱虎逐狼,坐收渔利。
最重要的是荀攸去了可以看看宛城内的情形,情报代表着一切可能性啊!
而既然带了兵来,这仗还是要打的,问题是和谁打,谁得利的问题,曹操也好,华雄也好,袁绍吕布也好,郭汜李傕也好,他们都不是虾兵蟹将,不是那有一两个城就嚣张的主。
自然不可能随便地到处打仗,天天活里来死里去,纵观曹操一生,又有几次打仗有生命危险呢?
不战而屈人之兵,或是坐收渔利,那才是华雄的作风,他的实力不就是暗里偷摸来的嘛!严格来说,他和孙策也没什么区别,钻了空子,因而有了不菲的实力,所以有空可钻时,他就要用最舒坦的方式来得到利益,这种想法不可谓不好,顶多就是有点小看天下英雄而已。
不过在三国前期小看下也无可厚非,他毕竟有了三大谋,目前脱离他掌握的牛人也就是曹操和周瑜,除此之外,还有谁呢?
正如将军风范一样,不论大小事,先喝上一杯再说,荀攸没来,袁绍和华雄在宛城里喝,荀攸来了,也一样是喝,喝一顿下来,袁绍给荀攸的答复就是大家合兵共伐贼是最稳妥的办法。
争论是无益的,荀攸也没多说什么,他来的目的是看看宛城内的情况,能看的也都看了,他便准备说吕布的事,可华雄却突然笑道:“荀先生啊!曹公怎么不亲自来宛城一趟呢?华某久仰曹公大名,至今还未曾有一见,今袁公在此,独缺曹公,还烦劳荀先生回去禀明你家主公,说袁公和华某在此请他一叙,他可不能不给面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