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男子跳远的冠军选手,我知道他——但这些家伙选择免跳又跟他有什么关系?”
“你忘了这个中国选手最擅长的是什么了吗?免跳,连续的申请免跳——不管是在跳远的决赛上还是在昨天的跳高资格赛上,他都大量的采用了免跳战术。”
“但这难道不是他为了自己保存体能所做的吗?”
“啊哈,是啊,所以难道只允许他一个人保存体能吗?”
男子跳高决赛现场的备赛区里,有相熟的选手在小声地私下讨论着出现眼前这一连串选手连续申请免跳的原因。
而类似于这样的猜测则快速地在选手们之间传播了开来。
其实甚至于不需要传播,毕竟都是能够晋级到世青赛决赛的跳高选手,实际上他们只需要多思考一会儿,绝大多数也就能得到这个相同的答案。
是的——江源可以保存体能,其余的这些选手难道就要过多地消耗自己的体能吗?
因此在2.07米的这个起始高度上,对于自己有足够信心的选手,全都申请了免跳,只为了保存自己的体能和状态,保证自己可以尽可能地’战斗’到最后一刻,争取赢得更好的成绩。
现场的裁判组显然也察觉到了在场这些选手的想法,但是裁判们当然不会主动插手选手们自己的选择。
因此主裁判只是在确认后续6名选手全部选择在2.07米高度上免跳之后,就大手一挥,让现场的横杆裁判将横杆高度抬升到了2.12米。
第一轮2.07米的试跳,除了申请免跳的6位选手之外,余下的7名选手均顺利地一次性过杆,而在2.12米的这一轮的试跳中,前7位选手中则很快出现了两名试跳失败的选手,同时,原本的6名申请免跳的选手中,也有一个问选手在这一轮开始了试跳。
除了这一位选手之外,余下的包括弗拉迪斯拉夫、江源等人在内的5名选手再一次地选择了继续申请免跳。
而在这一轮的高度之后,在还有5名选手没有正式登场开始试跳的现阶段,场上就已经出现了一位连续三轮试跳失败的选手——至此,男子跳高决赛,横杆2.12米高度,申请免跳选手5人,淘汰选手1人。
很快,在这一名选手淘汰之后,现场的横杆高度在主裁判的示意下,被抬升到了2.16米的高度。
这一次横杆高度抬升的幅度是4厘米,很显然,2.12米高度上淘汰选手的出现让现场的裁判判断,横杆高度不能继续以5厘米一次的速度继续向上抬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