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一代人
“这会交流团正好过来,我这不方便过去,等下午麻烦你来捎带我一趟。”
唉,李枫也挺无奈,不好放弃这次交流要不显得自己太傲慢了,人家都来到家门口了。再说这人都进去了,高成和高就两人都有蹲派出所的经验,再说还有吴胜男呢,她老头子可是桐城的公安的头。
打好招呼,两人先在里边歇一歇,等这边忙活完再去接他们,真是,咋一点都不小心,这年月还得小心些,别给抓了,这次还好问题不大。
只是怕以后不好开介绍信了,大队这边肯定会晓得,等回头还得开个证明,两人现在户口问题都没解决呢,还好现在对这方面要求不严格。
有大队证明,再加上吴胜男帮着说话,最多罚点钱,蹲几天,可惜了,这下怕是剃头挑子都要撂了。“亏大发了。”回头怕是还要请吴胜男吃饭,得好好准备准备。
吴胜男这可是条大腿,先抱紧了再说,至少不会因为特务之类无稽之谈问题被抓起来。“吴公安,要是中午没事,要不去家里吃个饭,正好县里作家和文学爱好社的朋友过来交流。”
吴胜男也是小文青,上次还为文学社做中人呢,想来社里不少朋友,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和吴胜男加深些关系。“我问下今天的工作,如果上午不忙的话,我就过去。”
“那太好了。”
李枫一听,这跟着答应差不多。“正好我和县里作家们,文学社的文学爱好者不太熟悉,到时候还需要你帮着介绍介绍。”
“没问题。”
吴胜男想到自己几个朋友也要过来,正好他们对李枫挺好奇的,这次来交流,自己倒是可以帮着好好介绍一番,要知道李枫一些事情,她还是十分了解的。
“哦,对了,还有吴小凤同志,黄晓丽同志如果有空的话,愿来的话,可以一起过来,难得热闹热闹,可惜杨明同志有工作,安军刚我问了,公社这边走不开,要不就更热闹了。”
人情世故,李枫现在越加觉着即使这个年代依旧十分重要,要不遇到高成高就这样的事情,李枫没点人脉即使是作家,怕是也要费上不少功夫,起不少波澜的。
“小凤她们去大队送信了,等会回来我帮你问下她们。”
吴胜男心里猜测两人大概会答应,毕竟都算是对文学,诗歌有所爱好的,毕竟都是上了高中的说是文化人也没的错。
“那我回去多做些饭菜等着了。”
“那我给你拿些粮票。”
吴胜男平常去别家吃饭的时候都会带粮票和菜钱,这是原则问题,李枫倒是没跟着客气。
“粮票,我收了,这菜钱就算了。”
吴胜男倒没有硬塞,她也知道李枫家不缺几毛钱,既然不要那回头和吴小凤,黄晓丽说一声买点副食品,或者带些自家的菜也行。两人说话功夫,公社大院门口传来拖拉机声响。
“怕是人来了。”
“那你快去迎迎吧。”
吴胜男本想先走的,不过见人已经到了门口也就没急着走。毕竟有几个自己好朋友在,正好帮着介绍一下,来的人还挺不少,十多口子。
领头是四五十岁一中老年人,文化馆的副馆长杨青峰,还有几名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其中两名是作家,还有几名民间作家,这些都是曾经在地区,甚至省城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
这些年龄都在三十五六岁的样子,相对来说文学爱好社的都是年轻人,一个个的二十来岁样子,最大怕是不到三十岁,还有几个半大孩子似的。
一波人过来,韩安军也赶忙出来欢迎,公社书记和公社革委会主任都不在,没法子,现在旱情严重,公社主要干部都去大队蹲点指导抗旱减灾去了。
韩安军现在算是办公室这边小领导,负责招待一番倒是说的过去,再说了,人家交流团是奔着李枫来的,公社这边出个面就算不错了。
“李枫同志,这怎么好麻烦你赶车啊。”
杨青峰可是晓得一些李枫的情况的,不说最近闹的轰轰烈烈的《伤痕》,人家真正出了作品的,还有上着人民文学杂志的作品,听说还有几首不错诗歌得了杂志社和报社青睐,已经定下来要上省级杂志,报刊了。
“杨馆长太客气了。”
李枫笑说道。“大家都别客气了,车子有些简陋,大家多担待担待。”
“李枫同志,你太客气了。”
“是啊,牛车挺好的。”
还别说,这群作家,文学爱好者,还挺礼貌的,没谁甩脸子,其实李枫太小看自己个了,人民文学啊,整个地区没几个能上的,一般县里上个省级刊物都值得吹嘘一二了。
众人上了牛车,李枫挥动鞭子,牛车缓缓出了公社大院,一路上牛车都还算平稳,除却颠簸一些,灰尘多一些。“真不好意思,路上灰尘有些大,一会大家洗把脸。”
“没事,平常我们经常下乡村采风的。”这会没几个人会当面说乡下咋不好咋不好,这可没过两年呢,虽说上山下乡活动基本上已经荒废了。
一些干校,蹲点名存实亡了,可总归大环境还没有彻底改变,大家说话做事还是十分小心谨慎的。
“是啊,其实县里灰尘也不少呢。”
“最近天气干燥,哪里都一个样子,来的路上灰尘也挺大的。”
你一句,我一句大家说话还都挺谦和,还有杨青峰和几个文学青年打圆场,这几位都算吴胜男朋友说话更向着些李枫。李枫刚跟着打了招呼,陈川,赵国栋,秦国盛,还有女孩徐青青。
尤其是徐青青对于诗歌十分喜欢,这不一路没少问李枫关于诗歌的,还好,李枫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因为韩朝霞喜欢诗歌多少混着学了一段时间。
对于诗歌多少有些概念,聊起来倒是应付的得当,没有出丑。“胜男说你写了好几首好诗,等会可一定要教教我。”徐青青说完就要去拿挎包,这里边装了她写的一些诗歌。
别说,这次来的人准备都挺充分,自己作品都带来了,诗歌,小说,散文,甚至还有写的文言文,真正是啥样都有,只是大家这会坐车不好太多谈及。
没曾想徐青青这么急切,李枫挺无奈。“徐青青同志,这样吧,等下回去,我们再谈,前边坑坑洼洼的太颠簸了,不好集中精力探讨诗歌。”
“啊,这样啊,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