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收购(1 / 2)

第142章收购

“陈总,关于飒墨品牌的收购情况,我跟您汇报一下!”

接到张世杰的电话,陈晓道:“张总,你不用客气,我们交流一下。”

前几天陈晓让他去沟通品牌收购或者代理合作的事宜,他不敢怠慢,这两天亲自在跟进这个事情。

这也是让现在的依诺集团突破瓶颈的机会。

巧了,飒墨品牌也遇到增长乏力的瓶颈了!

飒墨定位高端潮流品牌,其客单价与轻奢品牌相差无几,在各大商场也都是与轻奢品牌在同一区域。

但是想一想,每个省份有轻奢品牌的商业广场有多少,可以想象飒墨品牌的渠道布局是受到制约的!

终端少,又想提升业绩份额只能提升单店产出,而提升单店产出对货品的丰富度要求就比较高。

可是飒墨现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是以经销代理模式来进行的,因为这样操作集团不需要占用太多的资金流。

这也是飒墨品牌发展之初现金流不太充裕时的无奈之举。

问题就在这,现在全国的经销商模式已成型,弊端就出现了!

一方面,经销商开店谨慎,不是非常有把握的场子不开,另一方面经销商订货谨慎,为了避免积压库存,经销商订货喜欢追求货品的深度,而放弃宽度!

这样做的好处是货品不容易断码,方便整合尺码。

弊端就是因为货品宽度不够,顾客可选择性不高,导致业绩受损。

可是经销商在业绩份额和库存压力的取舍上,显然更看重后者。

所以发展到当下,飒墨的渠道布局推进很慢,经销商的采买每年增加也有限,集团想要大刀阔斧的整治,经销商又抱团取暖。

这种情况下,飒墨品牌方没人敢轻举妄动,因为一旦经销商抵抗起来,造成品牌业绩和利润的损失就有人要站出来承担责任,显然没人愿意做这个坏人。

这是大公司的弊端,明知问题在哪里,但就是不作为,每个人考虑的是先自保。

因此操盘手们担心投资人收益减少而被问责,明知这方面有问题,也只能墨守成规。

这个时候张世杰找上门,依诺集团与飒墨不同的地方恰巧就是经营模式上。

依诺集团完全是直营模式,没有飒墨的这种困扰,当然直营也有直营的弊端。

太占用资金,而且库存全部成为公司的,库存周转率的压力给了公司,而不像飒墨都是经销商买单。

但是占用资金对依诺集团是问题吗?

张世杰跟他们开玩笑说:“现在依诺集团穷的就剩钱了!”

账上趴了20个亿,腰杆挺的倍直,钱这玩意比什么肾宝好用多了!

如果飒墨接受依诺的投资,那么完全可以借助依诺的直营通路来制衡经销商,或者直接收掉。

最新小说: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