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鉴真还是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还需要更多手段、更多力量,才能将‘众生集愿之祸’镇灭于摇篮之中!
他收刃归鞘,目光看向了一丛丛钟乳石林间,那流水潺潺的‘地下河’。
当下寂暗的钟乳石洞,也被那道闪动着庄严佛光的地下河照亮了,变得瑰丽斑斓,五光十色。
那道所谓的地下河,其实就是玄奘流淌至此的法性。
玄奘已然‘成佛’。
他将这一道法性留存在此,等候与佛有缘人。
当下苏午对这道法性河抱有万分的忌惮,不愿去接触这道法性河一丝一毫——他更忌惮于鬼佛忽自法性河中生出,再向自己弹来一指——彼岸存在的一指,他此下至少不愿意再承受第二次。
然而,现下也不容许苏午拒绝甚么——他手持十灭度剑,在那道‘法性河’畔立定身形的这个瞬间,那寂静流淌的法性河中,忽有激流涌荡,一重重佛光如彩虹般垂拱于法性河上,整道法性河在蒸腾出那一道道虹光以后,便直接消散于无形——玄奘遗留所有法性,尽皆化作了那一重重虹光。
如拱桥似的重重虹光下,寂暗虚空中,似是忽然敞开了一道门户,紧接着,一高瘦僧侣穿着青灰百衲衣,从虹光下显现身形,向苏午逆光而来。
他面容苍老,但一双眼睛里,依旧有熠熠神光。
“檀越。”那僧人似乎感觉到了苏午的忌惮,其在距离苏午十步以外时,便停住了脚步,立于一重重虹光之下,向苏午双手合十,出声道,“我佛门早在长安至洛阳两地之间,以佛法度化两京之间龙脉。
我之法性,便是接引两京之间诸龙脉神灵的钥匙。
请檀越收下我之法性,将来用之收拢诸龙脉本源神灵,使之能为檀越所用,亦请檀越承我衣钵,传下正法。”
这位高瘦老僧,即是‘大乘天’玄奘法师遗于法性长河中的投影。
苏午看着玄奘留影,他本不愿承接这道法性,毕竟这道法性长河以后,贯连着太多凶险,但今下听到玄奘留影所言,他皱紧了眉头,向玄奘留影问道:“法师可知‘成佛’究竟蕴含怎样凶险?”
真正的玄奘已经在成佛之时,彻底死去了。
这道玄奘留影,是否还能了知玄奘成佛之时的情形,苏午须要问过以后才能确定。
“贫僧知道。”高瘦僧人听到苏午的疑问,他神色平静,无喜无悲,出声说道,“贫僧短暂住空,见得法性之时,便已经知道,成佛究竟意味着甚么。
贫僧留下衣钵传承,亦为给予后人降示,令后人明白成佛险恶。”
玄奘留影抬目看向苏午,面露笑意:“我请檀越承我衣钵,非是请檀越拜入佛门,为佛弟子。
只为‘继往开来,导引正法’而已。”
听到玄奘留影的话,苏午眼中神光闪动,他开口出声,声音都有些低沉:“我亦不知正法究竟是甚么?
若能成佛之法就是正法,法师的因明法门已是天下第一等正法了。
但你我皆知,成佛只是将自身变成了‘佛’,那样成佛,又岂是世人渴求的真正解脱?”
“檀越虽不知正法所在何处,但檀越已是如今最近正法的那一个了。
我将我之衣钵传于檀越,其他高僧大德,自也会将他们的衣钵传于檀越,檀越汇集诸法,融汇贯串,未必没有成就正法之时。”玄奘留影如是说道,“岸上的佛亦是汇集诸法性而成就,檀越再走一遍这条路罢……”
第1361章 、生死大海,谁作舟楫?
“再走一遍这条路……”苏午喃喃低语着,将目光投向玄奘留影,向其问道,“法师,如你一般诸高僧大德,证见法性,成就佛陀,便成为了那岸上佛陀的一部分。
那岸上佛陀最初从何而来,是何模样?
或者说,佛最初是甚么样子的,它从何而来?”
追究‘佛’之根源,追溯佛陀演化之路,或许能窥知它为何会有如此诡异恐怖的特性——能将所有成佛者,尽皆化作自身的一部分?!
而玄奘叹息一声,开口说道:“自它成佛以后,便没有‘始终’、‘因果’、‘来去’、‘增减’之分别了。
檀越不明白么?
它在此世出现,亦能贯穿彼世。
它可化身诸千世界、八十八尊,亦可合化诸世界唯一之佛陀。
贫僧不能追究这无有始终、不落因果、无有来去、不增不减的存在之根脚……今下存在的佛陀,在大隋之时、在两晋之时、在秦汉之时……亦皆存在,我们如何去寻它最初的根脚?
佛陀,存在于所有时光里。”
“这是彼岸的境界……”苏午闻言,声音更低沉了许多,他缓声道,“佛陀存在于诸时空中,又可以不在诸时空中,不落因果。
但相比于其他彼岸存在尚能将些丝余力投照进现世而言,它对现世的干涉又确实少了许多,只有证见法性成佛者,方才能知‘成佛’就是一条不归路,就是最终成为了它。
——我确有心打碎此佛,再造正法!”
苏午眼中光芒炽盛,望着一重重虹光下的玄奘法师,又道:“但我不知此佛成就之根本,不知其始终,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如此情况下,便将它走过的路再走一遍,我如何能不成为下一个‘佛陀’?”
玄奘闻言笑了起来,在笑声中,环绕于他身外的重重虹光纷纷聚敛,‘卍’字轮印于这聚敛的佛光中转动开来,玄奘声音传出卍字轮印:“佛是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佛是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正等正觉之大圣者……
佛是一切智人……
佛是正遍知觉……
岸上的佛,不足为佛。
假若檀越存性是真,见智是诚,有大宏愿,有大勇力——那诸天唯一的正等觉智,解脱众生的大圣者,缘何不能是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