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的人来报,这次被抄家的不止是八家盐商,还有二十多家前几天跳得最欢的商贾也被一并清算了。
而从这些人家里查抄出来的金银珠宝、金冬瓜、银冬瓜乃至古玩字画等各种奇珍异宝更是数不清,据说这些天扬州城的大车都不够用了。
就在兰仁宪一边走一边沉思着如何对付贾瑜的时候,一名随从来到他身边,附耳悄悄说了几句。
兰仁宪随便面色一变,“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小的决计不敢撒谎,如今虎贲营的人已经开始在大街上张贴告示了!”
“胡闹……荒唐!简直岂有此理!”
兰仁宪再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栾体立还是头一次看到兰仁宪如此失态。
赶紧问:“抚台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还不是那个贾瑜,他居然派人在大街上张贴公告,说要丁守道等八家盐商屯居积奇,为了一己私利煽动罢市,罪无可赦。
因此他和巡盐御史林如海决定罢黜这八家盐商,将所有盐引收回,半个月后公开招募新的盐商。”
“这怎么可以!”栾体立大惊失色。
丁守道等八家盐商这些年来为什么能在扬州乃至江南横行霸道,还不是因为他们手中拥有朝廷许可颁布的盐引,可以合理合法的卖盐吗?
而且他们可不仅贩卖官盐,事实上盐商之所以赚得盆满钵满,最重要的还是贩卖私盐所得。
因为官盐的定价和利润都是被定死的,私盐就不同了,这一进一出就是好几倍的利润。
一斤的官盐搭配三斤私盐,这么算下来,一家盐商每年赚的银子要是少于三四十万两银子,都可以被称为良心商人了。
这些年,之所以上交朝廷的盐税越来越少,除了因为丁守道等盐商越来越贪之外,还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把手伸向了盐税。
光是兰仁宪、栾体立、以及各级官府老爷衙役甚至巡河的盐丁这些人,每年就能吃掉上三四百万银子。
官老爷捞多了,盐商们赚的自然就少了,为了弥补自己的亏空,他们自然只能把主意打到了盐税的身上,不断的找各种借口减少上缴朝廷的盐税。
这才是为什么给朝廷的盐税不断减少的原因。
现在贾瑜和林如海要重新换盐商,这就等于要重新洗牌啊啊,这不是断了兰仁宪这些官员的财路吗?
兰仁宪毅然转身对栾体立道:“不行……断然不能让这个贾瑜如此胡闹下去,你马上派人通知路培毅,让他赶紧带兵赶来扬州,咱们不能任由贾瑜和林如海这么胡闹下去了。”
“下官明白!”
栾体立当即领命而去。
巡盐御史府里,身体已经好了些许的林如海看到贾瑜送来的账簿后,饶是他早有准备,也被吓得目瞪口呆。
良久才张口结舌道:“五……五千六百多万两?”
“是的!”
贾瑜躺在一旁的椅子上,双目微闭,任由一旁的黛玉含羞带怯的用美人锤敲打着他的胳膊、大腿。
而当黛玉听到这个数字时,也是美目圆睁。
这些天他跟在林如海身边,也经常听到自己父亲和贾瑜谈论朝廷的事情,对朝廷的情况也不像以前那样一无所知了。
如今的大夏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每年也就一千万两银子左右。
现在光是从这些盐商家里查抄出来的银子就有五千六百多万两。
这意味着什么?
这等于朝廷五年的财政收入啊。
这么多的银子,一旦到了向来囊中羞涩的朝廷手里,能办多少事啊?
“三思,这些银子一旦到了朝廷手里,能办多少事啊?”林如海强忍着激动的心情颤声道。
贾瑜淡淡道:“能办多少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兰仁宪这些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是啊。”
贾瑜的话也让林如海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他神情复杂的望了贾瑜一眼,苦笑道:“老夫也不知道你从哪学来的法子。
重新选举盐商也就罢了,居然还提出了花钱买盐引的法子,最要命的是还允许把晋商、徽商、鲁商、粤商这些人给引进来,你就不怕扬州这些商贾们集体跳脚吗?”
“跳脚?”
贾瑜笑了起来,脸上带着一股莫名的笑意,“岳父大人,您认为,等到晋商、徽商、浙商这些人到来,届时扬州乃至江南这些商贾还有胆子对小婿呲牙么?”
“所以老夫说你小子就是一肚子坏水。”林如海大笑起来。
大夏的商人一般来说有五大帮派,分别是晋商、徽商、浙商、鲁商、粤商。
扬州属于浙商一系,别看八大盐商在扬州乃至江南一带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但也仅限于食盐这个行业上。
而从财力上来说,其他的商业帮派跟他们想比其实并不逊色。
比如晋商,他们就是通过和蒙古、辽东等地贩卖皮毛皮货起家的。
广东那边的粤商和福建那边的商人则是通过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地方做海运生意起家。
而浙商还有许多商人则是垄断了养蚕、织布等产业。
这些商人的名声或许不如盐商大,但俗话说得好,包子有肉不再褶子上,他们的财力跟盐商比并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只不过多年来名声不显而已。
现在贾瑜要对大夏所有商人公开招标,将所有盐引重新发放,这些钱多得只能埋在地窖里的财主们那还不象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饿狼们全都扑过来?
面对林如海的打趣,贾瑜只是一笑而过,继续道:“这次咱们查抄了八大盐商和二十多家商贾的家,弄到了五千六百多万两的银子。
更重要的是抄没这些人的家产后,至少可夺得十几万亩的良田。
咱们可以将这些两天租赁给那些无地的农户,将他们的租子降下来,可以降到三成甚至两成。
如此一来,扬州的局势便可以快速稳定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