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笑道:“不瞒诸位,咱们客栈以前就是薛大善人起家的黑店,据说他干着杀人越货的勾当,把剔了皮肉的骸骨扔到乱葬岗掩人耳目,简直骇人听闻。”
余奉桢忍不住问:“如此臭名昭著的黑店,那你们还敢盘下来做营生?”
小二笑道:“咱们的掌柜是外地人,不知就里,且胆子大,把店里全部翻新过,还特地告知住店的商旅这是一家‘黑店’,当然有玩笑的成分。
“不过也吸引了不少猎奇的客人过来一探究竟,目前看来还挺不错。”
陈贤树打趣问:“店里可有人肉笼饼?”
店小二咧嘴笑道:“郎君,这玩笑可开不得,咱们客栈是正经营生,不干犯法的事。”
见大堂里有人在八卦薛良岳的发家史,他们好奇坐到一边旁听。
那位穿青衫的年轻男人唾沫星子横飞,说道:“你们是不晓得,附近的红堂村,一个村的村民都在薛大善人那里当差,家家户户盖新房,可不得了!”
另一桌的中年男人应道:“我还听说乱葬岗还被刨过呢。”
青衫男子回道:“对,陈九娘带兵去刨的。
“那娘们当真厉害,据说当时红堂村的村民不让她刨,她硬是把拦着的村民杀了好几人,之后又把刨出来的骸骨抬回城里巡游。
“我的个娘,那些尸骨被剔得可干净了,当时我猎奇跑去看,隔夜饭都给吐出来了,简直惨不忍睹啊!”
一人打趣道:“小老弟是当地人,可曾尝过笼饼?”
青衫男子没好气道:“咱们当地人来住什么店,都是给过路人吃的。”
他们对黑店兴致颇高,因为没有切身体会过那种恐惧。但更多的还是魏县接二连三的事迹,实在引人好奇。
特别是有关陈九娘的事迹,一个女流之辈,把魏县搞得天翻地覆,人们不免猎奇。
那青衫男子性情外向,嘴没停过,又从黑店扯到王家刨坟,说起何家女失踪奇案,听得众人津津有味。
还有什么坐牢赚钱的法子,人们既稀奇又骂骂咧咧,算是开了眼界。
余奉桢听得有趣,忍不住插话道:“你们魏县这么混乱吗?”
青衫男子道:“谁知道呢,要知道以前但凡提到薛大善人,无不交口称赞,哪曾想背地里埋了这么多伤天害理之事。”
“嗐,哪个地方不是如此呀?这世道,黑白不分,官商勾结比比皆是,谁不想捞钱?”
“就是,苦的还是咱们平头百姓,不过这回魏县想来会干净许多了。”
“这可说不准,现在父母官还没派下来,谁知道下来的人是什么东西,若又跟郑县令那般,谁说得清呢?”
人们七嘴八舌议论。
当天陈贤树跟余奉桢体验了一回住“黑店”的滋味,跟平常没什么两样。
翌日他们又去了一回乡下,向一老儿问路,随口八卦了几句黑店的事。
那老儿说道:“我听说了的,人面兽心呐,去年时疫,咱们村还受了薛大善人的接济,哪曾想背后全是卖人血的玩意儿,简直比那北方的胡人还禽兽!”
余奉桢:“我沿途过来听说这边以前不大太平。”
老儿摆手,“以前有山匪,上头派了兵来剿匪,有头没尾的,害得周边怨声载道。
“这回九娘子下来可算干了漂亮事,据说山匪被一网打尽了,也难怪以往衙门不管事,原是官商勾结通了气儿的。”
余奉桢故意问:“哪个九娘子啊?”
老儿激动道:“你没听说过吗,淮安王府的陈九娘,可厉害了。”又道,“咱们村张二郎家的田地被王家霸占,还是她亲自下乡来给他们想法子讨回来的,村里都夸她是活菩萨!”
余奉桢笑了起来,陈贤树半信半疑问:“老丈可莫要哄我,那般矜贵的人,怎么可能亲自下乡来?”
老儿急道:“你还别不信,我亲眼见过,生得贼俊,年纪也不大,看着娇滴滴的。当时身边还跟着好几位官兵呢,还有一位婢女,黑壮黑壮的。”
听他这般说,陈贤树这才信了。
他们只是随便问问,不曾想陈九娘的口碑这般好。
之后又去到县城,走访街巷,提及陈九娘,无不交口称赞。
余奉桢只觉得微妙,先前担心士绅煽动百姓生乱,如今看来,当地士绅的名声被搞得臭名昭著,百姓提及无不破口大骂,哪里还会抱团生事?
也难怪魏县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还没出岔子,中间的微妙之处值得观摩。
吴应中得知他们前来,将其迎到官舍安顿。
对于二人的考察,吴应中知无不言,有关衙门里的各种记录账簿皆呈给余奉桢他们看。
不仅如此,还带他们看从士绅手里追缴而来的布匹粮食等物。